在王姬铲除了宋昭公的多位亲信后,宋昭公依然没有丝毫悔改之心,继续对大臣们的残暴无常。
公元前617年,宋昭公在面对楚穆王、陈共公、郑穆公和蔡庄公的带兵讨伐时,主动向楚穆王投降,甘愿做楚穆王的右侧方阵,带领楚穆王打猎。在宋昭公违反了楚穆王的命令后,楚国大夫鞭打宋昭公的仆人以示惩戒,使得宋昭公毫无一国之君的威严,这也无疑让宋国上下感到了屈辱。
公元前613年,驻守在宋国萧地的大夫高哀,因为害怕宋昭公的残暴不仁,会波及到自己而逃亡到鲁国。而此时高哀在宋国的身份已经为六卿之一,如此身份的大臣也惧怕宋昭公政令的反复无常,对于宋昭公的残暴可见一斑。
公元前611年,随着公子鲍多年在宋国内尊贤礼民,对各大夫及宋国六卿更是礼尚往来而不绝,再加上宋襄公夫人王姬背后的帮助,宋公子鲍在宋国已经有了呼风唤雨的实力,而身为宋君主的宋昭公亦然是形同虚设。
夫人王姬看出时机已经成熟,而公子鲍却不愿意背负篡位弑君的恶名,选择了一拖再拖。但夫人王姬不愿再等下去,也甘愿为公子鲍背负一切罪名,便策划在宋昭公冬季外出狩猎时弑杀宋昭公。
宋昭公虽然形同虚设,也知道了夫人王姬想弑杀自己的计划,无奈于自己无法掌握更多的信息,这使宋昭公完全处于被动的地步,即使知道,以现在宋昭公的实力已经自身难保,更别说去对抗反击。
宋司城荡意诸劝谏宋昭公,出逃到其他诸侯国以求庇护。此时的宋昭公则是异常的清醒和理智,说到;作为君主得不到自己国家的大夫和祖母的信任和接纳,哪个诸侯国又愿意接纳我呢?已经做了宋国君主,再去其他诸侯国做臣子,还不如以死成全各大夫和夫人王姬。
宋昭公在知道自己将被弑杀后,便将自己的金银珠宝都分给了自己的亲信,并前往孟诸(今河南虞城县)进行冬猎。夫人王姬派大夫帅甸,半路劫杀了宋昭公。
公元前611年冬季,宋昭公被杀后,公子鲍继承宋国君位,即宋文公。
公元前610年,宋昭公继位的第一年,晋国大夫荀林父、卫国大夫孔达、陈国大夫公孙宁和郑国大夫石楚在诸侯各国君主的授意下,带兵讨伐宋国弑君之罪。
宋文公早得宋国人之心,并在各诸侯出兵讨伐时,便重金贿赂各诸侯君主及大夫,使得各诸侯承认了宋文公在宋国的名分及地位。
宋昭公的被弑杀,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在各史书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宋昭公的残暴,但从宋国各大夫及卿士的逃亡,也能说明一二,也使得宋文公在宋国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