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苏倩倩、韩大妮、韩二妮、陈珂、王晨曦、陈安国几个人经常来阅读中外小说。
其余五间屋子和东边十间屋子暂时都充当着仓库的功能,粮食以及大队的物品都存放在这些房间。
等仓库盖好后,这些房间都将清空,韩述苦计划改造成住宿的地方。
临街正中间是三间头的高楼大门,大门两边各有六间临街房屋。
本来是计划做医疗室的,现在医疗室搬到四合院了,就没有再折腾回来。
现在这临街房屋是空置着,韩述苦是还没有计划干啥用。
韩述苦赶到值班室,见电话已经挂断了。
就坐在凳子上耐心等待,并趁机询问韩述平一些大队的相关工作。
在大队走向正规后,韩述苦就不太操心大队的正常运转情况,把精力都放到全村的规划建设上了。
这次通过和五哥交流,韩述苦知道了套种麦地又种植了十亩西瓜,已经上市了。
按照韩述苦的计划,今年种植玉蜀黍面积扩大了,种植了四百亩地,除了保证供应社员们食用外,其余准备制作饲料,大规模搞养殖。
红薯和大豆分别种植了一百亩,棉花种植了六十亩,还种植了十亩麦茬西瓜,剩下二十亩地都种植了一些杂粮,用以丰富社员的餐桌食品。
通过聊天,韩述苦得知运输队今年到朱村矿井拉煤比较频繁,基本上两天一趟。
除了供应砖瓦窑用煤外,还往县供销社运输了大量的煤炭。
现在大队又增添了五辆汽马车,能拉大车的牲口已经达到将近八十头,二十辆汽马车和牲口基本上能保证两天拉煤一趟。
大队的活物也往城里工厂和县大楼销售,基本上一个月就运送一趟。
只有周安林是韩述苦直接对口给送过去的,主要是人多嘴杂。
现在的社会风气都是公对公销售的,周安林那是黑市,抓住后果很严重,所以这条线都是韩述苦直接负责的。
其实,韩述苦非常省事,找个僻静的地方,从空间“呼呼啦啦”一堆东西放那了,周安林结账就行了。
弟兄俩正交流情况时,电话铃声响起,韩述苦拿过话筒,“喂,哪里?”
“我是烤鸭市王玉娟呀!”
“哦,是娟姐呀,我是韩述苦呀,有啥指示?”
“什么?听不清楚呀!”
电话里两个人像吵架一样,都是扯着嗓子吼着。
“哦,娟姐也要来俺大队呀?欢迎啊!”
“八月九日到红焖火车站接人?几点?”
“哦,上午十点到呀!好的,好的!再见!”
打电话这一会功夫,比跟人吵架都费劲,喉咙都快喊劈了。
现在的电话线都是裸露在野外的,受环境影响,通话质量非常差,打一次长途不啻于和人吵一次架。
韩述苦对韩述平说:“听到电话了吧五哥?八月九日十点到火车站接人。”
韩述平神神秘秘地问道:“谁呀?听声音像个女的?”
韩述苦笑了笑说:“是个美女,来头可不小,群众报的记者。”
“群众报的记者?”韩述平张大了嘴巴,太惊悚了,群众报呀!
那是神一样的存在,韩述平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韩述平了,有点士别三日的水平了,深知群众报在夏国的影响力,得知群众报的记者要来自己大队采访,那是相当激动。
韩述苦给韩述平交代了王玉娟的名字,到站时间,就甩手不管了。
烤鸭市群众报一间办公室里,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王玉娟放下电话,抓起桌子上的茶杯“咕咚咕咚”灌了一杯水,才长长舒了口气。
“怎样,这么样小娟?都联系好了吧?”一个中年妇女看到王玉娟喝过水后忙问道。
“婷姐,放心吧,刚电话里你也听到了,八月九日上午十点到红焖火车站,那边有人接咱!”
“那就好,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采访,领导还不让地方政府知道,要是没有个熟人,咱俩下火车咋去那个小码头大队都是个问题,领导一点都不考虑下属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