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做笔记的阮建安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轻声问道:“万大爷,这个建大棚可以用铁管之类做这个拱架吗?会不会太重了,到冬天下大雪的话压垮掉整个大棚呢?”
“应该是可以用的,我准备下半年就搭建一个铁管的,不过去打听了一下管子价格,价格有点高,比竹子的贵10倍不止。
一般人承受不起,使用起来那就要能用很多年了。冬天不怕下雪,晚上也不要守这个大棚来除雪了。
当然,这个还只是我的一个想法。需要后面的实践去证明。”
万乐益是一个有着基层工作经验的老村长了,他明白一个道理,村民们是眼见为实,其他说的再多都没有啥用。
众人纷纷点头,很认可他说的话。
“材料那就是丰俭由人,看个人自己的选择了,万大爷,这个大棚建的地方有什么要求没有?
我记得刘大爷给我说过他育苗的地方就是一个4周开阔没有遮拦,一天到晚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夏朝晖问道。
万乐益笑笑说道:“真想和这位老哥交流交流一下!建的地方有要求的:南北朝向最好,利于通风,不要建斜的,要是刮大风,不小心就会坍塌,也不要建在风口上,背风的地方最好。
还有就是棚的大小,宽度4.5米,长的话30到50米左右,高度不超过2米,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就好了。”
夏朝晖看到万乐益停了下来,赶忙上前给大家散烟。
大家在大棚里面来回的走了2趟,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都看了,不懂的就问,万乐益也没有一点点的藏私,有问必答,就算自己不明白或者还没有实践出来数据,也毫无保留的说给大家听。
“万大爷,这个大棚在冬天除了太阳光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保温方法吗?晚上怎么办呢?你们这边不是冬天烧炕,难道我们在里面也点个炉子来加温?”夏朝晖又笑着问道。
“那怎么能点炉子呢。”万乐益连忙开口制止道。“点炉子,你一个1.200平方的大棚,你准备多少个炉子才会有效果?准备烧多少的碳之类的,有这个钱,你还种什么菜。”
万乐益的话让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夏朝晖跟着笑,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什么的,反正什么也不懂,也不怕笑话。
“小伙子,你冬天冷的话,除了烧炕,还会怎么做?”万乐益谆谆教导起来。
李中定抢先笑着回答道:“多穿衣服,我们那边冬天一冷就是加衣服,一层层的跟包粽子一样的。”
“晚上睡觉冷就多盖被子,10多斤呢,压的翻不了身。”卢大伟也来回答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