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乐益一拍手掌,笑眯眯的说道:“对咯,盖被子,我们在大棚上面再盖一层草席子,知道草席子是什么吧?蒲草编织的。你们那边不知道有没有?”
“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我们的床上,冬天都是叠一层厚厚的稻草,再铺上棉絮之类的。”李中定说道。
“嗯,那就是了,可以用你们当地的,注意一定要因地制宜。农村物产丰富,有些找替代品就可以,不要生搬乱套,搞教条主义。”老村长的话很有哲理性。
带着大家走出这个大棚,夏朝晖注意到这个和家里房子一样,做了一个比较正经的门,这样方便进出。
看到夏朝晖在注意这个门,万乐益指着这个薄膜又介绍起来:“薄膜一定要选择透明透光度高的,能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冬天也能增温。
”这个盖薄膜也有学问的,整块薄膜覆盖法就是从棚顶到棚基部用一块薄膜把它覆盖起来,从覆盖方式的优点来说,它没有缝隙,保温性能也很好。
“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到了春天晚春的时候,棚内温度过高,需要散热时,不便于降温,那就需要把薄膜从底部给揭起来一些降温。
“我现在还在思考用2块薄膜覆盖,主要采用1块大膜,一小膜的覆盖方法,棚面用一大膜罩起来,顶部空着的位置到时用一块小膜把盖起来,搭到2边。
”这样的话,大棚需要通风的时候,直接把顶上的小膜给揭掉,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通风口,便于散热。
“这个到底行不行,目前还不知道,其实搞这个方法也是为了省事,主要是为了方便散热。
”你们南方的气温要比我们这边的高,我估计特别要注意中午时分的散热问题,就像现在4月底,5月初的时节,中午温度还是很高的,搞不好就烧苗了。”
万乐益是一边解说,一边用手势加深几人的理解。
3个大学生是听的如痴如醉,虽然平常他们也种地种菜,但都是小小的实验田,观察一些变化,做一些记录。但具体到今天这样万乐益讲的这样实际经验,他们就抓瞎了。
站在路边,夏朝晖远眺望去。
绿油油的麦田里,一个个这样的白色大棚矗立在那里,鹤立鸡群般的打眼。
卢大伟在一边笑着问道:“万大爷,您这边现在大棚数量不少吧?”
“去年年底政府统计了一下,大约有5千来个,今年到年底最少的有上万个大棚,到时我们这边冬季就不再只有萝卜白菜吃咯。”
万乐益那精气外露的眼睛,镶在干瘪瘪的眼眶里,目光里都带着自豪的喜悦之情。
夏朝晖指着远处一个和他们面前不相同的大棚问道:“万大爷,那个也是大棚吗?感觉像建了一堵墙,再搭个斜坡一样的。”
顺着手指的方向,万乐益呵呵笑道:“那个大棚叫冬暖式大棚,是我们这边的主流。刚刚带你们去看的是新设计的,我管它叫拱棚式大棚。”
李中定赞许道:“大爷,您这边都把种菜玩出了花。实在是比我们这些书呆子强太多了。我们回去了找老师去申请,看有没有机会邀请您给我们去上上课,讲讲经验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