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明

第九十二章

第91章

联合起来的大同乡绅与地主们,决定集体不给王资卖廉价粮食。

大明固然有平价粮的规定,但任何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只要这些掌控大部分粮食的地主乡绅们联合减少给大同府的粮商卖粮,那么大同府的粮食价格定然水涨船高。

王资这边买粮是贵了,大同府的百姓买粮也贵了。

但是这样其实并不会激起民变,

大同府为边塞重镇,城镇人口多为与驻军相关的军户,他们有军粮仓的接济。

乡村人口现在都是地主乡绅的“宝贝”,当然也不会挨饿。

那么只剩下少量、甚至极少量的城镇商户匠户以及贱民贱籍受到了粮食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王勋身为大同府总兵,对于这种粮食价格突然暴涨的事情,理应颁布新政策。

王勋在与王龙以及代王串通一气后,宣布大同府内的强制平价粮。

在平价粮的规定下,所有大同府内、特别是大同镇内出售的粮食必须是远低于现在价格的平价粮食。

明面上的粮食价格是稳定了,

但平价根本买不到粮食,现在王资想在大同府内买粮食必须走黑市用超高的价格购买,

由于平价粮政策的颁布,黑市走私粮食的难度变高,王资为金坷垃工厂区购买粮食的价格不降反增。

王资看着大同府日益上涨的粮价感觉到了不对劲。

大同府从外地迁来的流民并不多,王资在大同镇使用的人口都是大同府本地的人口。

大同总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大同府理论上不会因为自己召集民众而缺粮。

那为何现在大同府的粮价远远高于了往年此时的大同府粮价?

在王资的记忆中,大同府近几年也没出现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

除去天灾的可能性,那就是人祸了。

虽说去年蒙元在新开口一带取得大捷,劫掠了大同府不少的物资,

但也不至于在这个时间点粮价反常的飞涨,

要真是因为去年的战争失利而导致粮价上涨,那么大同府的粮食早就该涨价了。

抛去一切不可能的选项后,剩下的那个选项再不可能也是最终答案。

那就是有人主动给王资使绊子。

王资看着大同府粮价的日渐上涨,也开始思索起是谁给自己使绊子。

“哪个不长眼的敢顶着我钦差大臣加王大善人加圣眷傍身这么多名头还和我作对呢?”

“毫无疑问,对方让粮价高涨的目的就是让我没有粮食来养这十几万黑户。”

“我的金坷垃工厂关闭了,谁能获益就是谁在暗中与我作对。”

“假设我的金坷垃工厂关闭了,那么在这个没有工厂的大明里,并不会有人抢占下金坷垃工厂关闭所空余的市场。”

“除了同行竞争对手外,那就只有那些和我抢夺劳动力的大同府士绅与地主们了。”

“真没想到,他们这帮吃软怕硬的东西居然敢联合起来一起抵抗我了?”

“是谁牵的头呢?代王?王勋?还是王龙?”

“不管是谁牵的头,这大同镇金坷垃工厂的粮食可不能断了。”

王资才不关心谁牵头干这件事的,只要知道是哪些人、哪个团体、哪个阶层集体抬高粮价就行了。

“我不相信你们这些士绅地主乡绅豪强都结成铁板一块。”

“来人!”

王资一声高呼后,一名五大三粗的小旗就走了进来,正是之前包办“义女”生意的赵二虎。

“二虎,去把兄弟们召集来,有大活了。”王资对赵二虎说道。

“大活?咱们最拿手的大活还是现在新学来的大活?”赵二虎试探性的向王资问道。

最拿手的大活是指锦衣卫的老本行——差贪污腐败。

新学来的大活指的是王资来大同府后干的最大的事情——抓黑户。

“都不是,而是最老的大活。”王资对着赵二虎微微一笑说道。

“懂了,我这就去给百户大人召集相关的好手。”赵二虎也嘿嘿一笑就退出了王资所在的房间内。

这个最老的大活就锦衣卫创立之初的最开始的活计——严刑逼供、审讯大案。

锦衣卫最早的功能就是帮洪武皇帝审查大案,

至于后面检查百官、探查京师外情报等等行为功能都是后续发展出来的,并不是锦衣卫最初就有的功能。

赵二虎不一会就找来了十来个面色不善,甚至于可以说是面相凶神恶煞之人来到王资面前。

他们就是大同府一代锦衣卫中审讯的好手。

王资对着十余名审讯好手的锦衣卫说道:

“你们这几日带人去去大同府上上下下的所有村庄和农寨,”

“去一处就去找他们当中的大户,找到他们家主后,向他表明自己要按常价收购粮食,一定要表明自己是锦衣卫。”

“特别是要说明你们是我王资的手下,收购的粮食要用来。”

“如果他们肯卖,你们就按常价收购,越多越好。”

“至于他们到底卖不卖、卖多少你们千万不要有任何逼迫,全凭他们自愿。”

“这次让你们去收购粮食也不是非要你们买来粮食,你们别太在意是否能买到粮食。”

“但他们不论是卖或者不卖,亦或者有其他任何反应,你们都要如实记录。”

“懂了吗?”

“懂了。”一众锦衣卫异口同声道。

“赵二虎你留下,其他人去挑选几个帮手去买粮吧。”王资对面前的锦衣卫说道。

“诺。”锦衣卫们集体拱手回应道。

对一众锦衣卫吩咐完他们的任务后,王资就让这些锦衣卫离开了房间。

房间内只剩下王资与赵二虎两个人了。

王资向赵二虎吩咐道:

“赵二虎,你在锦衣卫们买卖完粮食后,不论那个村庄里的大户是否给咱们卖粮,”

“你派人在第二天请他们家家主来一趟大同镇,”

“如果家主有什么借口不来,你就请他的所有儿子一起来。”

“你也要谨记,一定要客客气气的请人家,别用什么过分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