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明

第九十二章

“诺。”赵二虎拱手回应道。

王资挥了挥手,示意赵二虎可以去处理这件事了。

赵二虎慢慢退出了王资所在的房间,王资就一个人留在房间中继续记账。

“存量还够十五万人吃半个月,半个月后金坷垃工厂区的粮食就不够了。”

“做两手准备吧,让刘瑾和杜勇那边买点京师的粮食送来吧。”

赵二虎走出了房间后,实在是想不明白王资这么做是为何?

赵二虎倒是也知道大同府最近粮食涨价的事情,也能猜测王资这么做是为了逼大户们低价卖粮给金坷垃工厂区。

可是赵二虎不明白王资为何不直接动用锦衣卫权限强行买卖粮食,非要绕这么多花花肠子?

还特意叮嘱自己以及一众锦衣卫不要使用暴力手段。

一众锦衣卫也很奇怪自己为什么被安排到了这种任务上,

他们都是负责严刑逼供和侦查案件的锦衣卫,

这王资突然间让他们去买粮也是让他们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特别是王资专门强调不能逼迫这些户主卖粮,更是让他们不明白这种事情为什么非要自己去做。

这种事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去做吗?

但不论赵二虎和一众锦衣卫多么不理解王资的命令是为何,

他们也秉着锦衣卫的独特性——多做少说活得久,不再胡思乱想,只是按王资的吩咐去办事了。

大同府并不算大,

由于王资之前已经让锦衣卫们进行过几次天罗地网式的“查黑户”行动,锦衣卫们都知道大同府哪里有大户人家了。

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大同府内基本上所有家中地产数目远多于家中人口数规模能耕种的地产数目的大户人家都被锦衣卫们求购了一次粮食。

而不论他们是否愿意给金坷垃工厂区卖粮食,卖多少粮食,

他们第二天都被赵二虎所派遣的锦衣卫请到了大同镇上的大同府锦衣卫总部。

正德元年、

四月二十日,

几十名大同府各地的地主士绅起居一堂,等待邀请他们来的王资。

王资让在场的人等了大约一个时辰,才慢慢悠悠的进入了大堂。

王资一进来对乡绅豪强们说道:

“各位大同府的栋梁们,你们好啊。”

“想必你们都知道我在大同镇外搞了一个十几万人工作的工坊。”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工坊也不产粮,而十几万的口粮成了问题。”

“大同府的粮价一日比一日高昂,王总兵颁布的平价令也没什么用。”

“在平价令的影响下,现在明面上是没有超高价格的粮食出售了,而是直接变成了没有任何粮食在出售。”

“你们身为大同府的栋梁,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

在场没有一个人回应王资。

在场的人并不是真的像当初约定好的那样,坚决不给王资卖一袋粮食。

他们有些人还是害怕锦衣卫身上那身官家黑皮,在这些锦衣卫找上门来后,卖掉了一部分老旧的陈粮。

也有一部分人坚持了不卖粮食,没有给王资第一批派遣的锦衣卫卖一颗粮食。

他们在王资进来之前也互通有无了,知道部分人是给王资卖粮食后,还是被叫来了。

他们现在根本不清楚王资叫自己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见没人回答自己,王资就伸出手指,随意指向了一个方向说道:

“你来说说,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一个中年士绅问道。

“没错,就是你。”王资点头道。

其实王资也不知道刚刚到底指的谁,防止有人愿意说话就行了。

这个中年士绅还算得上饱读诗书,站起身来自信满满的说道:

“王钦差,王钦差强制平价并没有什么作用才是正常的。”

“米价越来越贵后,官府严示平价,外地本身能限制米价上涨的新米才不会进入大同府。”

“如果王总兵能不限制米价,让米价高涨,外地的商贩自然会将大米卖入大同府,”

“大同府内有余粮的家庭见米价上涨后,也会出售自家余粮来赚取钱财。”

“随着越来越多的稻米谷物进入大同府的市场之中,大同府的价格也早晚恢复正常,”

“那时候王大人也就可以自由购买大米了。”

“按你的说法,是王总兵的平价令,导致了大同府内没有粮食可以购买了?”王资听着这种谬论,颇有兴趣的问道。

“那是当然,若大同府开放粮价,任由粮价上涨。”这名中年士绅误以为王资赞同他的说法,向王资自信的说道。“粮价一涨,就会有更多的粮食进入大同府,反而是平价粮无法刺激外地粮食进入以及当地有粮之人出卖自家粮食。”

“言之有理,粮价不涨富粮之地不出粮食,贫粮之地不得粮食。”王资点了点头道。“但你这个说法有一个疏漏啊。”

“有何疏漏?”中年士绅好奇的问道。

王资环顾四周地主士绅一圈后,含沙射影的说道:

“你这套手段只适合一地因为天灾缺粮而使用,那万一一地因为人祸缺粮该怎么办呢?”

“特别是一地没有一家卖粮的时候,你这种手段不是只会让百姓因为有粮之人的刻意囤积粮食而买不起粮食吗?”

“如果真的不对缺粮之地限制粮价,那么到时候大明且不是地地都会变成缺粮之地,”

“大明各地有钱有势之人,都刻意低价收购囤积粮食,然后故意导致当地缺粮,之后再等到粮食价格高涨之后出售粮食。”

“若长此以往,大量有权势的借此手段来炒作粮食价格、赚取钱财的话,大明朝不是早晚国将不国吗?”

在坐的各位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明白王资这是在说自己。

其实他们这些乡绅地主限制粮食卖出的本意是没有想的这么深远的,他们只是单纯的想逼迫王资停止抓黑户做劳工。

毕竟没粮食养黑户后,王资就只能将黑户还给他们。

可是现在王资给他们扣了一个可大可小的帽子。

特别是王资最后那句话中的“国将不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东夏末年,天灾兵祸,民不聊生。因车祸降临的萧凡,不忍民生多艰,想要兼济天下,却因利益被官商勾结迫害。一怒之下,萧凡本打算趁此反了这污浊的朝廷,再造新天地!却不料,刚登基的小皇帝,居然要跟他拜把子!
万山尽染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赢臻穿越到了秦国,开局便喜当爹,这对于丝毫没有当爹经验的他,无疑是个噩耗。幸好激活了超神奶爸系统。哄女儿睡觉,奖励神级医术,神级厨艺。给女儿做饭,奖励天级功法《九阳神诀》。给女儿扎辫子,奖励《孤傲剑诀》。……就这样,在陪伴女儿长大的途中,赢臻不经觉间,已是这世界的巅峰。而赢氏以及大秦,在赢臻的映射下,也迎来了空前的鼎盛……
乙醇迷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