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明

第九十一章

第90章

王资没有拒绝正德皇帝的“好意”,而是给正德皇帝写了一封感谢信,

在信中王资先是简单汇报了一下大同府的情况,着重描写了一下大同府的风月场所有多么的繁华与开放,比京师的都要有趣许多,

同时王资在信中希望正德皇帝不要强行将这么多女子安排给自己婚配,

最起码问过女方以及他们的家长是否愿意。

将信写好后的王资,就托传旨的太监将信捎给正德皇帝。

王资虽说已经离开京师挺长时间了,但太监很有眼力见,知道王资依旧圣眷在身,就没有多说什么表示自己会帮王资传信。

换做一般的传旨情况下,这名太监不薅受旨人几十两银子都愧对于他那根被割下去的根。

太监拿着王资写给正德皇帝的信就走了。

王资则是回到了如火如荼的金坷垃工厂的建设上。

由于这次金坷垃工厂区在建设中有京师金坷垃总工厂的支援,所以王资可以建设一些钢筋混凝土建筑。

再加上这次王资建设工厂的地点天高皇帝远,

所以王资也不需要特意造一些假工厂或者在工厂中做一些假的化工反应器皿,所以这次金坷垃工厂建设的速度飞快。

正德元年、

四月十五日,

正德皇帝在看了王资的信后,也决定听从王资的建议——询问一下那些女子以及她们的家长,问问她们是否赞同王资的这些婚事。

大部分女子以及他们的背后的家族都选择了拒绝,

只有七名女子最终同意了嫁给王资,

而这七名女子也都是清一色的顺天府人,也就是因为她们更加向往王资这个王大善人的名号,才想要去嫁给一个有妇之夫。

同时她们都是家中不怎么受待见的女子,对于她们以及她们背后的家族来说,五品诰命夫人以及正德皇帝赏赐的彩礼远比这些女子更为重要。

就这样,七名女子奉旨踏上了去大同镇与王资完婚的路上。

大同镇外的金坷垃工厂也快要完工了。

大同府的那些地主与士绅却有些坐不住了,

原因很简单,王资不止没有因为资金链不足停止招收黑户的迹象,反而招收流民与黑户的速度越来越夸张了。

由于王资有一百八十万两的储备金加京师金坷垃工厂区的支援,所以王资根本不存在缺钱缺粮的问题。

大同府的地主与士绅再一次齐聚王龙府邸之中,商讨如何应对即将完工的金坷垃工厂。

众人虽说不知道金坷垃工厂到底多久能完工,

但是看见那高耸的建筑越来越多,再傻的人也知道那些工厂快要建设完成了。

众人在王资开始掠夺黑户后,也调查起了王资的生平,他们也都知道王资那个京师里的金坷垃工厂是赚钱的玩意了。

这次大家伙再一次齐聚一堂,没有了上次齐聚时的意气风发,都愁眉苦脸的样子。

一名士绅站了出来,对着大家伙失魂落魄的说道:

“各位,现在王资那一堆怪建筑马上就要完成了。”

“顺天府那边的人都说那东西老鼻子挣钱了,”

“到时候咱们那些人还能回咱们家中帮咱们耕地吗?”

“算算日子夏耕也快要开始了,咱们各家各户都人手不足了,夏耕该怎么办呢?”

“要不咱们各户老实上报家中人口数算了。”一个看上去有些老实的乡绅说道。“只要咱们上报了真实人数,补交一点点钱财,他王资不是也不能抓有户籍的人吗?”

“你以为上报人口以后只需要补交一点点钱财就行吗?”另一个老滑头地主驳斥他道。“那以后的各种赋税都要因为咱们家中人多而多支出一些,久而久之咱们早晚得破产!”

“这个逼王资,真他妈的不是个东西,老子恨得的他牙痒痒!”一个面相不善的地主对王资隔空咒骂道。“他要是敢在老子面前出现,老子一个鼻窦(耳光)打的他嗷嗷叫!”

“我也要狠狠的打他一顿才解气。”话题向越来越离谱的方向发展了。

“要我说,要不要一了百了算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地主爷一拍桌子,怨念极深的说道。

至于这个一了百了,在场的其他地主士绅都听得懂,是要杀了王资彻底解决这件事。

“好!大同镇就这么屁大点个地方,做了他球虎头算了!”另一个地主爷也赞同直接杀了王资一了百了。

“挑个日子,咱们各家出点死士……”大家伙越聊越起兴,都准备凑人杀入王资家中将王资直接杀了算了。

“够了!”大同府最大的地头蛇王龙制止了面前离谱的讨论。

王龙的爆喝声打断了在场对王资的“明谋”暗杀讨论,王龙站起身来,对着面前的一众地主士绅叫骂道:

“暗杀朝廷命官还是钦差大臣,你们他奶奶的是活腻味了吗!”

“那王资你们没见过,我可是见过的,”

“就连大同府总兵王勋王总兵都要客客气气的给人家送银子保平安。”

“王总兵和我说过,那王资在京师里颇得圣眷,”

“你们知道颇得圣眷是什么意思吗?”

“就是皇帝老儿都喜欢他!”

“要是他死在咱们大同府境内,皇帝老儿肯定要让成百上千的锦衣卫来这里调查他的死因。”

“到时候你们一个都活不了!”

“不只是你们活不了,只要是和你们有关系的人,都要被你们牵连。”

王龙对着他们一边骂,一边走到他们的面前一个个的点着骂。

“你能抗住锦衣卫的酷刑?”

“还是你能带着全家老小跑到关外?”

“亦或者你舍得你那三四房小妾。”

王龙每用手指点一个人,就说一句话,

迫于王龙那两米的身高与近三百斤的体重带来的压迫感,在场的人都被王龙唬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