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知道。”朱天宇道,“他不愿意提,儿子也不便多问。父亲,儿子去歇息了,您也早点休息。”
朱景龙嗯了声,没再追问了。
陆墨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人。
他走了两日,抵达徐州城。
这座城池,并非京杭大运河最繁华的城市,却是距离京城最近、民风较为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富庶祥和。
陆墨站在街角,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就有些恍惚。
他不认识徐州。
这座城池,他是陌生的。
“这位公子,你看着有点面熟。”旁边有个年纪稍长的男子,笑盈盈对陆墨说道。
陆墨侧耳倾听,发现对方说的是普通话。
他略微迟疑。
然后他开口,用北平官腔道:“在下是广西人士,路过贵府......”
他话没有说完,那年长男子哈哈笑起来,打断了他的话:“原来如此。”
陆墨不语。
“公子住店吗,要不要小店收留?”男子笑眯眯问,“小店虽然小,也有两间空房。小店的伙计,厨艺颇佳,请公子试一试。”
陆墨笑了笑,道:“多谢老板。我住在东巷的胡宅。”
“胡宅?”男子诧异。
然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道:“那是陆阁老的祖宅吧?”
陆墨淡笑:“正是。”
男子笑道:“公子,小店有两位老友,是陆家旧时的仆从。他们住在东巷胡宅。若是公子不嫌弃,可以住在他们家,免费给公子做顿饭,如何?”
“那就叨扰了。”陆墨道。
他从怀里掏出了五枚银锭子。
“公子太客气。”那老者笑呵呵推辞,“这是小店的规矩。”
“老丈收着,算我给您赔罪了。”陆墨又递了过去。
老汉只得收下,将银子塞入了袖袋。
他引领陆墨往东巷胡宅去。
胡宅的主人,姓胡名松,已经退休了,膝下有一儿一女,均是读书人。
他们父子仨在徐州住了几年,后来搬到了京郊。
老汉把陆墨带到了门口,敲响了屋门,道:“松哥儿,有客人到访。”
片刻,一个中年男子出来开门。
他穿了深蓝锦袍,腰束玉带,颌下蓄着短髯,面貌堂堂,英俊潇洒。
他笑吟吟望着陆墨,道:“这位公子,你找谁?”
“我姓陆。”陆墨道。
这个人,应该是胡松,也许叫陆松。
“哦?”胡松讶然,随即热络迎了上来,招呼陆墨往里面走,“我听闻你回来了,没想到真的是你。”
他显得格外激动。
然后,他喊了内院的儿媳妇出来,道,“这是陆家二少爷。你们都是秀才,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丢了祖宗颜面。”
儿媳妇忙屈膝行礼:“是。”
她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言谈之间落落大方。
她对陆墨道:“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陆墨。”陆墨答道。
他进了屋子。
胡松陪着陆墨,坐在炕上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