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了,也得意地哈哈大笑。
邻居三婶见到这情景,拍手大笑:“我说什么来?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咱南星有知识、有才能,到哪儿也受重用。没知识、没才能的,费尽心思也当不上官。孙村那弟兄几个,对你羡慕嫉妒恨,还出坏招敲诈钱,给咱家送腻歪,结果不是弄得自家人吃牢饭?”
全家人听了,都很开心。心头郁结的担心、焦虑一扫而光。
赵南星回到吏部之后,改任文选司主事。
说起催促赵南星回京之事,其过程颇有些曲折之处。
听说赵南星检举内阁三相科场作弊被杨巍罚去“反省”,侍郎陈有年、稽勋司主事顾宪成和和其他同僚就轮番去找尚书杨巍,纷纷为南星鸣不平。
虽然南星入吏部工作不久,但他那渊博的学识、为人正直的脾性和扎实的处理政务态度,令许多人交口称赞。只要与他接触过的人,都对此印象深刻。
大家纷纷议论:只凭尚书杨巍一句话,就被以“反省”回家,是不是太霸道了一点?仅凭上司的好恶就把有学识、有才干的官员“贬谪”出去,往后大家岂不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了?
在同杨巍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陈有年、顾宪成同诸多同僚一起,联名写了奏疏用密札直接交给万历皇帝。
万历对赵南星的知识才能有些耳闻:此人德才兼备,是一个正直勤勉的青年官吏。
当初,他本意是让杨巍将南星等人教训一顿得了,没想到,杨大人竟用没头没了的“反省”将南星逼回了老家。朝中正直、才能出众的官员本来就少,多是唯唯诺诺、缺才少德的庸常之辈,杨巍这样处理,是不是有点过分?
于是,他便破例给南星这位小官签发了一道谕旨,催他回朝任职。
杨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闹了个烧鸡大窝脖,心中自是不满,便怒冲冲地写了一道辞呈,要求致仕回乡。
没想到的是,内阁竟痛快地批准了他的请求。
这位杨大人只好灰溜溜地卷起铺盖回了老家。
每当说起这件事来,顾宪成等同僚就开玩笑说:“南星,你的面子真大,一个小小主事,竟把尚书大人给顶走,实在是少见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