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不好意思地说:“不是我顶他走,而是他嫉贤妒能,不会有好结果。作为吏部尚书,本应该放开视野,招贤纳才,为重要岗位选拔任用有才又有德的官员,他可好,竟然想把许多人一棍子打回老家。这样的吏部长官能当长久吗?”
自从尚书杨巍致仕回乡后,尚书一职空缺。没过多长时间,内阁便任命陈有年担任尚书一职。吏部是“统百官,均四海”的重要、要害部门,在朝廷六部当中,是权势最重的部门。主要掌管七品以上官员的任用、提拔、罢黜、管理等职责。若说吏部对一般官吏所握有升降、罢黜大权,那是毫不过分。
南星回京不久,便被任命为吏部稽勋司员外郎。稽勋司主要负责登记全国官员们的姓名、籍贯等基本情况,并依功过情况进行奖励和惩处。每年岁末,都要登记造册,进行统计,故公务十分繁忙。
一日,南星在翻一本闲居官员的表册时,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海瑞。这海瑞是广东省琼山县人,因刚直公正,爱憎分明,清正廉洁,别号“海刚峰”。
嘉靖末年,明世宗朱厚熜专注于斋醮,祈求成仙得道,长生不老。朝臣自杨最、杨爵因劝诫皇帝正常上朝、勤于政事被治罪后,泱泱大朝堂再也无人敢公开议论朝政。
海瑞见朝政如此黑暗,皇上如此昏愦,冒死上疏,直言不讳地向朱厚熜上疏,力陈皇上一心事佛,滥兴土木,二十年不上朝视事,导致国家法度废弛,吏贪官横,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明世宗看到这篇奏疏之后,勃然大怒,将海瑞逮了起来,关押了许多年才释放。
隆庆3年,海瑞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上任之后,他严格按《大明律》办事,严刑峻法,极力打击横行霸道的劣绅豪强,千方百计保护百姓。
当地豪绅们对他怀恨在心,通过各种渠道到朝廷那儿极力污陷他,说他的坏话。
皇上听信谗言,二次将他罢官。虽然他回乡归隐,但其威名震撼朝野。
早在少年时跟爷爷读书那会儿,赵南星就多次听爷爷讲过许多海瑞的故事,并对他的为人为官之道非常敬佩。多年来,他一直为海瑞的遭遇愤愤不平。他曾在心中发誓:自己若是有了权势,一定要帮助海瑞平反昭雪,官复原职,并把他树为百官的楷模,彻底整顿吏治,纠正日益腐败的官风、政风。
自从到吏部之后,他更是暗暗地留心此事。看到表册上海瑞的名字之后,为海瑞平反昭雪的的愿望更加迫切。
于是,他更着意在官员中了解海瑞的情况,想弄清海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真是像百姓传说的那样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官,有朝一日一定设法为他正名。
然而,事情远没有他所想的那样简单。由于海瑞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秉公执法,不留情面,在朝的高官显贵们大都不喜欢他。那些贪官对他的仇恨自不必说,即使是正直官吏,明知道海瑞是清官,对他的执政行为也很敬佩,但却明哲保身,怕招惹是非连累自己,不敢在皇上那儿举荐他。有的人虽举荐过他,因朝中执掌权柄的高官无人支持,海瑞仍蛰居乡野,一直没有被任用。
唉,这真是个难题呀。南星苦思冥地想:自己如果是吏部尚书就好了,那样可以直接向皇上举荐海瑞。眼下,自己仅是主管对官吏进行考核的官员,不能越级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