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亿夹一小块蟹粉狮子头,送入嘴中。
顿感肉香醇厚、清鲜怡人。舌头根本不用抿,直接化开!
这肉选取肥瘦相间的猪肉,制作肉末。不能剁,也不能用机器打。
得手工一刀一刀的切,先把猪肉切条,在切片,最后切成石榴大小的丁。
然后调味成胚,再以高汤佐之,方能出品。
而且这道蟹粉狮子头,其中不仅加入了蟹粉,还配了少许马蹄,增味与口感,让李亿也跳不出毛病。
李亿出完狮子头,继续尝了川菜刘一霖做的竹笋肝膏汤与粤菜的瓜盅松茸汤,各自有各自的鲜美,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浙菜龙井虾仁,湘菜永州东安鸡,闽菜鸡茸金丝笋,徽菜包公鱼。
这些菜都是在原有的传统之上,各自改良,有巧思,也有惊喜。
李亿慢慢的品尝完其余七大菜系,心中有数。
而其他菜系主厨,也品尝完了菜。
王维军道:“好了,既然大家都已经尝完,那么已经有结论了。直接推举吧。”
“等等。”苏菜主厨突然制止王维军,“在推举之前,我想问问小李,你这做的什么菜?”
这话,得到了其余人的支持。
“对,这是什么菜,我尝得出是鸭肉,炖的极为软烂,其味道鲜咸,简直惊艳!”
“鲁菜中用鸭子最出名的,就是烤鸭,但是你这鸭肉明显不是烤的,像是炖煮,而且在两面裹上了虾胶和墨鱼胶,使口感更加丰富!”
“不仅是口感,还有摆盘。小李是片下鸭胸,改为扇形,然后夹上虾胶和墨鱼胶,这造型也十分考究。”
“小李,要不你来说说?”
几个大师,一顿分析,就把李亿的菜分析的七七八八,果然不愧都是国宴大师,自然有水平。
而此时大师们围着李亿,显然对这道菜很感兴趣。
“这道菜叫做孔府一品神仙鸭。”
“是根据孔府菜的神仙鸭改良而成。”
李亿此话一出,顿时引得几位大师震惊不已。
“孔府神仙鸭!这道菜不是几近失传了吗!”
“我有幸尝过此菜,那是很多年前的孔瑞大师所做,自孔瑞大师早逝以后,就几乎看不到这道菜了。”
“孔府菜,鲁菜中最精细的菜系,食不厌精烩不厌细,这正是孔府菜一贯思想。”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尝到这孔府神仙鸭!小李行啊!”
“小李,若是可以,能不能讲讲这孔府神仙鸭?”
李亿也不藏拙,直接分享方法道。
“取鸭一只,处理干净,焯水去腥。鸭骨分离,腹部朝上,骨垫于鸭肉之下。”
“在辅以火腿、冬笋、蘑菇置于鸭腹。”
“以玻璃纸密封砂锅,在上蒸笼,这道菜绝对不能直接煮,隔水蒸,才能使鸭肉吸收汤汁之鲜美。”
“此菜蒸煮要牢牢掌握时间,先人做此菜时,常以三炷香计时,看起来像是烧香祭祀,这便是神仙鸭名字的由来。”
“在造型上,我把鸭肉改扇形,夹以虾胶和墨鱼胶,得出此孔府一品神仙鸭。”
李亿一通讲解,听得几位大师各自点头。
“投票吧。”王维军说道。
“小李这菜必须上,我狮子头可以不上,但是这孔府一品神仙鸭,必须给小李弄上去!”
“对,我那龙井虾仁也可以不上,必须让小李加加担子!”
“我竹荪肝膏汤可以不上。”
“我瓜盅松茸汤也可以不上。”
“嘿,你们两弄汤的,在这瞎参合什么,小李这孔府一品神仙鸭,又和你们没关系。”
众人又开始七嘴八舌,先前是让李亿学习学习,现在巴不得让李亿担起重任!
有能力者为先。
这就是李亿用技术,征服了其余的大师呗。
最后一顿争吵,在王维军的安排下,这次国宴菜单已经安排妥当。
李亿的孔府一品神仙鸭当仁不让,占据一席。
决定好菜单,那么三日之后,就是接待外宾的日子。
这三天,李亿还不能休息,的去接待外宾的会堂,熟悉流程和厨房。
而且还有手下一批厨师,这国宴,可不是让几位主厨亲力亲为。帮厨、墩子一个都不能少,还要磨合,才能确保国宴万无一失。
三天匆匆过去,终于到了国宴。
李亿早已经在厨房开始热火朝天的忙,开始监督每一个环节。从准备食材到食材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负责。
“这只鸭异味没有处理干净,我来弄,你看看。”
“看好,鸭子去骨,你先背上这样开几刀,一拧一转一拔,就行了。”
“火候还差三分钟,再过三分钟在揭盖。”
从准备到烹饪。
李亿忙的是一个热火朝天,顺带指点。
等到孔府一品神仙鸭准备完毕,端上餐桌。
李亿才算是舒了一口气,这国宴什么都好,就是出不得差子。
国宴上,外宾开始用餐。
孔府一品神仙鸭的精致的造型吸引了许多外宾的注意,想要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