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朝廷的大人们知道木子在用两万人的粮饷养七千人的青龙军,大宋将领吃空饷都成了常态了,既然青龙军能打,所以大人们睁只眼闭只眼一直都没计较。
现在知道了,木子确实吃空饷了,但钱却没揣自己兜里,而是全拿来养了青龙军,而按目前的状况看,他很可能自己往里贴钱了。
大佬们经过商量,最后决定不能完全按着青龙军的套路来了,实在是太贵,因地制宜吧,所以各军执行的是阉割版的青龙军标准,没办法,穷日子穷过吧。
皇帝问西北若有事,派出多少援兵合适,按理这事儿枢密使狄青当仁不让,他就是管这个的,可垂拱殿里的众人却看向了韩琦。
狄青?他懂个屁!
韩琦调离枢密院的时间不长,对军中也熟悉,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出班沉吟片刻,韩琦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两旅捧日军,外加青龙军和龙卫军总共三万四千大军”。
老赵默默点头。
同学们请注意,老师讲解一个许多同学容易犯的错误,许多时候说起双方战争,某一方有兵力百万,打仗的时候前线却只有十万人,许多同学会奇怪,那九十万是看热闹的吗?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后勤,无论是古代冷兵器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后勤补给都无比重要,前线兵力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要保证几万人前线打仗,后勤保障的人甚至要超过数倍,这是没办法的事,冷兵器时代的运输条件太差,现代战争的消耗太大,说到底,战争是个非常花钱的营生。
还有一点是本国稳定的需要,任何人都不敢把所有兵力抽调一空,本国如果被抽成了真空,敌方少量兵力渗透进来就能造成你不能承受的损失,还要防备本国的判乱,你前面打着仗后院起了火,那就不用打了。
所以无论前线多么紧张,后方关隘,城防,补给线,和必要的威慑兵力都必不可少。
陈相公犹豫道:“各军编练日短,军心未必可用,恐战力不足以维护京师”。意思很明显,派的人太多。
狄青道:“相公,据探子回报,夏贼此次寇边,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乃举国之力,西北残破,除去各处关隘守军,能动用的兵力不足四万,分散各地,又皆是步组行动迟缓,若朝廷派出援兵过少,恐不足以胜敌……”。
不得不插嘴了,本来兵力就不够,听陈相这意思三万多人都不派,这可是国战,战败的后果太严重了,谁都承担不起,所以他不得不出言提醒,没想到却被打断了。
“狄青!”,陈相公沉声道:“身为枢密使畏敌如虎,成何体统!”。
狄青急道:“相公,青非是畏敌,实乃一心为国之言,夏贼势大,马军数倍于我,又加贼攻我守,若是可用兵力过少,极易重蹈覆辙……”。
“放肆!”,陈相公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狄青以本相乃小儿乎?”。
狄青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陈相公火了,你以为本相公是小孩子吗?用得着你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