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娘自幼长在边关,身边除了几个丫鬟婆子,便是清一色的征战沙场的汉子,养成了直爽的性子,有一说一,从不会拐弯抹角,哪里懂得这些。她在常家受公婆妯娌冷落,与此也有极大关系。
此时,她看看我又看看二表哥,最后将目光落在常庚脸上,不解道:“夫君,你们这是——”
“别理他们,辰娘,”常庚道,“你说得对。”
二表哥淡淡地道:“那黄家小姐的确是万里挑一。只不过,是万里挑一的丑。”
辰娘瞪大眼睛,愣怔半天,幽幽道:“那黄大人也敢说那样的话?岂非是糟践章公子?”
这样直白的话,也只有辰娘敢说。
我们忍不住大笑。
常庚起身,过去拉起辰娘的手,笑道:“夫人这话听着可不怎么厚道啊。吃不着天鹅肉,敢情连想都不让人家想想?又少不了一根毛。是吧?天鹅?”
二表哥笑着骂道:“好你个常子骏,趁我没发火前你最好赶紧滚!”
因八月份才清查核对过户籍,五六天之后,户籍团貌清查便已完毕。在册而不见人的共有九十八户九十八人,且以青壮年男子为主,只有两户是女儿新进失踪不及上报的。
黄刺史听闻有九十六人都是户在人不在,户主还支支吾吾说不清该人生死与去向,大为恼火,传来当时负责户籍核对的主簿申饬一番,问二表哥与常庚接下来的打算。
常庚笑道,他只负责出力,其他一概听仲泽与黄大人的。
二表哥也不推辞谦让,当下献计,说可先招降。
具体方法是,先在城门口张贴告示,说明流寇之中有许多人是迫于天灾落草为寇。如今,官府愿招降。归降之人,一律不问前事,不追究之前的罪责,且分给土地耕种。归降之人可以直接上城门口,当众领取所分土地。
告示下另附那九十六人详细户籍信息。
我听了常庚讲诉,不由赞道:“妙啊,此告示一出,那九十六人若仍不现身,必定会有知情的邻里因担心连坐而出面告发。”
常庚道:“有几个人愿意过这种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呢?”
“归降后既不追究之前的事,还分给土地种,应该会有很多人归降的。”辰娘道。
“在齐州户籍册子的好清查,然而流寇又何止这一点?只有这几十号人恐难成势啊。”二表哥叹道。
“招降之后呢?仲泽有何打算?”常庚问道,“围剿?”
二表哥点头道:“清除了内鬼,现在又清查出哪一户有不在的家庭成员,等招降过后,便只能围剿了。到时可就看子骏你的了。”
常庚道:“无人通风报信,应该会顺利的多。”
入了秋,那九十六个人中的大多数都陆陆续续借机归降,还有的,据说是逃跑时被发现了,当场处死。
只剩五六个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里人也说不清去处。这几户人家,便交待里正监督。里正又动员邻里注意其有何异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