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十七章 法典与风俗

大宋之前哪怕是五胡乱华,烽烟四百年的南北朝,王朝正统也没有亡于外族的先例。历朝历代之兴盛衰落与朝廷和民间道德之纲常是否还有存续有直接关系。

而影响百姓遵守道德纲常的条件就在于朝廷赋税和吏治。苏轼以为正人心、厚风俗,朝廷轻徭薄赋,国家必会日趋强大。

别说是苏轼,在后世,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都认为这十分有道理,他在《论法的精神》里说:“蛮族几乎只受大自然和气候的支配,中国人受风俗的支配。中国政体大获成功,原因在于一丝不苟地遵守礼仪,只要找到了一丝不苟地遵奉礼仪的的方法,中国就可以治理得很好。中国政体一旦被抛弃,道德一旦沦丧,国家立即就陷入无政府状态,革命随即爆发。”

这些历史兴亡的教训几乎都在王朝盛衰间得到了验证。

这或许也是历朝以来法家永远形只影单的原因,经验教训都在明示,法令繁多是乱世的标志,单靠法制不足以治天下。

只是很不幸,大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外族灭亡的中原王朝。北宋被金国女真人所吞没,南宋则亡于蒙古。

当然这都是后话,苏轼不可能知道,所以他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当时被上书弹劾的王安石也无力反驳这句话。

诸葛亮自前世而来,不是后世,也无从知道两宋皆亡于外族。

但诸葛亮是法家出身,所谓盛世可用道德风俗为主导不假,到了弊端良多,纲常将崩坏之际,就必须也只能依靠律法了。

“苏学士,这点我以为不尽如此。所谓乱世须用重典,大宋如今几与汉桓灵二帝时一般无二。百姓暴动和地方兵变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你应该比我清楚啊!”

赵煦想尽力改变苏轼的观念,因为眼下他能用的人属实不多,苏轼既是博学之辈,忠义之士,又是影响深远的大文人,将来要倚以为臂膀的。

苏轼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朝廷隐患实多,不革新不亡于外敌也要亡于内部。从本质上讲,他也有改变现状的强烈诉求,只是更倾向于和风细雨的渐进式改良。

所谓乱世用重典,他不赞同。

“官家你莫不是真要如王安石一般要强推新政?”苏学士已经顾不得下股的疼痛,在颠簸中急切来问。

赵煦摇了摇头,“王相公熙宁新法虽好,可弊端也有,要广而推行,阻力暂且不提。就是想自上而下,有效的执行下去,我看眼下都未必有这个条件。”

苏轼闻言不由大喜,“官家,臣历任多地知州、通判,经历了熙宁新法的推行和废黜。要说王相公却有独到之处,新政亦非全不可取,然而推行到地方确实是会滋生诸多问题。”

“这正是我邀你上车的原因,非苏学士不能知变法全貌啊!”赵煦笑道。

由方才的一时紧张放松下来,苏轼倒也开起了玩笑,“我还以为官家是体恤老臣路途辛苦,这才要载我一程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三国刷属性
我在三国刷属性
蟒雀吞龙,制霸全球!刘夜魂穿汉末,成为灵帝刘宏的庶长子,因批命‘灾星’而遭遇追杀,获得情绪属性系统。【叮!赵云内心感到吃惊,属性+2】【叮!赵云为宿主的身手感到震惊,属性+3】【叮!赵云深感自愧不如,属性+4】【叮!赵云怀疑百鸟朝凤枪法的真伪,属性+4】【叮!赵云……】【叮!属性点累计过百,开启自动升级模式。】刷!系统升2级,武力、速度各增加2点。【叮!奖励发放至储物格,请问是否查看?】————既
闻人夜白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在南北朝琅琊榜的基础上,本作改为梅长苏筹谋十二年的复仇准备阶段,也是琅琊榜最难写也最难编的一个阶段这本书有十个线的剧情:萧景琰线、朝廷线、江左盟线、霓凰线、北燕权斗线、淮南节度使线、南楚线、大渝线、太子线、誉王线。因此本作主要以权谋斗争为主...
zotman
唐朝九千岁
唐朝九千岁
苏阳有幸见到了一名传说人物。明天的新太子,两个月后的新皇帝,未来的天可汗。女皇武则天的公公,玛丽苏男主ProMax版,大唐外挂第一人。比《薛定谔的猫》还早一千年《贞观的史书》发起者,帝国最强の天龙,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假宦官苏阳正式踏上了大唐之路。
霜之小漠
膏粱子
膏粱子
重生将门,过劳死的警察张麟本以为自己是将门虎子,没想到竟然被人叫鳖孙,这就直叫人火大了!其爷如病虎,其父乃儒犬!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罢罢罢,躺在功劳薄上,享着祖辈福荫,当个吃喝嫖赌的膏粱子弟,也是快哉!快哉!
保安员
腹黑皇帝打江山
腹黑皇帝打江山
异世重生,林轩带着五千的智慧开启了一场精彩旅程。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是林轩此生的终极目标,且看他如何称霸异世。
虚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