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十七章 法典与风俗

将到永安县的前一天,赵煦将苏轼叫上了马车。

连续骑马多日,哪怕是曾经写下左牵黄,右擎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大学士下股也被磨得生疼。

不过这不是赵煦让他上马车的主要原因。而是苏学士可能是眼见朝中大员中最了解新法在地方推行情况的人。

要知道苏轼在宋神宗推行变法之初,就是朝中反对王安石最强烈的人之一,为此一路超过司马光等人扛起旧党的大旗冲锋陷阵。

不仅多次与王安石对簿公堂,还凭借出众文采多次上奏谈论新法弊病,于是被执政的王安石赶出了朝廷,苏轼自请杭州通判。

通判是仅次知州的地方大员,而这时又是新法施行之初,地方施行新法说是亲眼所见也不为过。

之后又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担任知州,算是必须得遵照朝廷旨令推行新法的执行人了。

这段时间苏轼亲眼目睹新法施行水土不服下闹出的种种事端。

及至乌台诗案,苏轼锒铛入狱,脱难后再到地方任黄州团练副使,开始漂泊,后来神宗驾崩,太皇太后临朝听政,旧党掌权,他得以短暂回到朝廷。但又因反对旧党要尽废新法掀起党争,再被赶出朝廷。

先后又到汝州、邓州、常州和登州,这经历可谓是丰富了。完整的在地方见证了新法的施行与大部分新法的废黜。

赵煦邀苏轼上马车,正是要与之讨论新法在朝廷和地方上的利与弊。

“苏学士,我曾看过司马光大量的奏章和文书,其人是个稳健的保守派,所谓祖宗之法不可弃,强调‘养民’的重要性,主张不要增加百姓的赋税,使其厚积薄发。而国富兵强之途,减少朝廷开支积累余财才是正解。你以为这样可行吗?”

苏轼刚小心的在马车上坐定,股下还有些生疼,闻言忙拱手道:“官家,‘养民’之说臣以为有其可取之处,但朝廷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应对庞大的战争开支,以及规模、数量都超过前朝的官僚系统。财政吃紧又只能取之于民,谈何‘养民’呢?再者说减少开支积累余财也要上行下效才行,如今贪腐之风自仁宗朝就日趋严重了。”

“苏学士所言甚是,所谓精兵简政,吏治清廉才能国富兵强。那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又如何呢?”赵煦看向苏轼。

“这……”苏轼踌躇了一下,“王相公这未免太过极端。”

赵煦微微一笑却没有再提王安石,“苏学士我读过你为驳斥新法写的《上神宗皇帝书》,洋洋洒洒万字之多。今日再看,是否还觉得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

苏轼微一愣却是直接点头。

在后世看来这种观点简直可笑,可在大宋乃至大宋之前的多数文人士大夫看来这其实没什么不对。

因为中原王朝的存续还真是在道德之深浅,而非强与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帝国文明
三国之帝国文明
来自21世纪的大学生张文渊,一次意外与好友穿越到东汉末年。这个时代远没有他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他和好友,居然还有另一名穿越者来到了这里。同是穿越者的三人,相互之间交织着友情、恩怨,而一个针对穿越者的神秘组织也展开了行动……且看本书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汉末三国!
冷剑情
我在三国养龙
我在三国养龙
火爆新书《大唐之怼人就变强》火热连载中。穿越东汉要做什么?先养条龙,然后招揽名将,训练士兵,用龙血淬炼神兵,用龙鳞造神甲。然后吊打吕布,拳轰曹操,脚踩刘备,鞭抽孙权……天下英雄皆归我所有!在我领土之中,太阳永不降落!老易书友QQ群:676-394-366
存不易
最强皇帝之乱世争锋
最强皇帝之乱世争锋
大魏末年,天下不宁,朝廷腐朽,功不能赏,罪不能罚。张氏玄陵,一朝不幸,家族覆灭,沦为囚徒!边塞疾苦,国之大乱,少年觉醒,威震边塞!握重兵,报家仇,掠美人,抢地盘!入朝堂,斗奸臣,惩治皇上!开疆辟土,四海臣服!有朝一日虎归山,必要血染半边天.
兵魂
三国之最强暴击
三国之最强暴击
秦逸意外穿越汉末,身处乱世何以安身?幸得最强暴击系统!物资暴击、募兵暴击、声望暴击、攻击暴击!又有文臣武将加持!自此,秦逸一飞冲天之势不可阻挡!
墨梓归
盛唐小侯爷
盛唐小侯爷
屌丝化工男李思聪魂越大唐县侯爷,在大唐搞工厂,开超市,发快递,卖彩票......巨富商贾对其名忌讳莫深,朝廷官员对其恨之入骨,可是那有怎样?老子就是活得精彩,不服来干!(本书不出意外,月底完本,将近三分之二免费字数,相当于免费看了,大家若是可以的话就支持一下正版吧,哪怕是一分钱也可以叫作品走的更远一些。)
剑无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