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外学堂
- 毕业后,叶慕兮应聘到一家学堂担任课外辅导老师。在工作当中,她和同事们渐渐发现,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存在许多隔阂和代沟,从而也就引发出一系列的教育问题。面对孩子们悸动的青春,成长的烦恼,叛逆的心理,家长不知该怎么去开导,甚至与老师之间,产生了思想冲突,更有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从无数个家庭身上,叶慕兮发现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她和同事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更合适的途径,让这些孩子们快乐
- 霖江南

春花笑了起来。淑娘瞪她一眼,这些奇奇怪怪的称呼不用说又是她在捣乱,只是这时候却不好在外人面前数落她,便对刘氏道:“刘嫂子起来吧。”
刘氏爬起身,淑娘并不看她随口问道:“你家里人都怎么样了?”
刘氏忙弯下腰:“回县令娘子,俺家里过哩还中哩。俺婆子跟俺公公不吵架儿了,俺大伯家哩俩双生孩儿也都快三岁了,长哩一模一样可好看哩。新大嫂跟俺大伯俩人好着哩。”
淑娘便问道:“刘嫂子你自己呢?”
刘氏忽然掉起泪来:“俺男人搁城里干活哩时候累着了,腰疼哩直不起身。俺村里大夫给看哩叫好好养几年哩,俺婆子说村里大夫不中用,叫几年头里她请哩给俺先大嫂看肚子哩大夫来给俺男人看。俺男人本来还能自己走路干点轻闲活儿,谁着他来看了看扎了几针,俺男人起不来了,只能躺着等人伺候。县令娘子,求求恁给俺找个好大夫吧。俺男人还年轻,俺还木有生小孩,他往后要是一直不好,俺两口儿可就木法活了。”
淑娘吓了一跳,坐起来道:“刘嫂子你别哭,你男人怎么没去看过县里的大夫吗?”
刘氏抹着泪道:“俺婆子后来去哩城里请大夫,回来说城里大夫都不肯来乡下,俺也木法弄。”
淑娘看看春花,示意她出面。
春花便对刘氏道:“刘嫂子,大夫不愿来乡下,你怎么不把你男人送到县里去大夫家看呢?你看村里施族长家里有牛有车,你去雇来不就拉着你男人到城里了?”
刘氏晕头晕脑地道:“俺婆子不是不叫俺上城里吗?”
春花被她的愚钝气得肝疼:“你又不是去玩,不是带你男人去看病的吗?”
刘氏大悟:“春娘子你说哩对哩,俺这就去,这就去。”
淑娘忙叫住她:“家里忙这时候没法带你去,不如你多等几天,我们回县里的时候你带你男人跟着,回头叫王大她们谁带你去大夫家里,免得你不认识再找那医术不好的郎中耽误你男人的病。”
刘氏跪下拼命磕起头来:“县令娘子大恩。”
春花看看淑娘的脸色,上前把刘氏扶起来送到西厢房:“你在这里坐坐,等收了泪再出去吧。大娘子怀着孩子受不了这些,你原该缓缓说的。”
刘氏抹了一把泪:“俺顾不上了。俺婆子原先还张罗着跟俺男人看,后来慢慢哩就不提了,俺怕哩狠。”
春花安慰她几句,留她自己呆着又回去看淑娘了:“大娘子有没有被吓着?有没有难受?”
淑娘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觉得幸好咱们都是住在县里的,这乡下大夫实在是信不过……”
春花笑了:“自然是医术不好才会留在这些小地方,横竖头疼脑热的小病也治不死人。但凡有点名气的,不都奔着县里去了吗?”
……
院里的宴席结束,春花只说明日还是在这里吃酒,众人便都散了。
淑娘又带着春花来到施茂芒家里,他们夫妻本来正陪着两个年长的男的跟施禹水说话,见淑娘过来,两个男的忙避开了。
施禹水这才向施茂芒夫妻道出自己两口还是要回家里住着的话,刘氏看看丈夫便不阻拦:“也好。我娘家的两个哥哥不用另外安置地方了,在老二屋里住两天,也算二郎两口儿的孝敬了。”
淑娘将张婆子带着女儿来做活的事说了:“家里这三天都要请客,张婶子说叔祖母家里也有她们住的地方,她带着女儿一起睡就好,忙过这几天就没事了。我倒是有一事奇怪,她们不都是村里的吗?怎么叔祖母还给准备了住的地方?”
刘氏笑道:“家里屋子也多,就专门备了一间屋子打了几架上下床摆着。有时候万一赶上有事像这几天一样忙得很,她们得在家里忙活到很晚,有个睡觉的地方就不用起早贪黑地回家了。反正有张婆子的一张床,她们娘俩睡也不占别人地方。”
淑娘点点头:“这我就放心了。”
两口儿到底在这里用过晚饭,淑娘带着春花先告辞家去了。施禹水又留下来跟施茂芒确定了石碑就立在村口,正好在大路两侧一左一右。又道村里没有好手艺的石匠要去别的村里请……拉拉杂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