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了屋后,四叔裘冬生正蹲那儿热火朝天清着灶台。
原本被柴禾堆着的台面此刻已经全露了出来,他显然来了有一会了。
“四叔,你咋过来了?爷不是说趁着今天日头好要下地吗?”裘蕊儿奇怪。
“听爹说你们要给三嫂开小灶,我就来搭把手,顺便把米面给带过来。你们人小手短,哪做得了这种力气活儿……”
裘老四闷头闷脑地说着,回头见裘化真也跟着搬弄柴火,忙叫道:“化真,当心刺荆儿扎手,让叔来,一会儿就好了。”
裘老四是个有些呆气的汉子,这一着急,黝黑的脸庞就涨得通红,裘化真忙扔了柴禾,不好意思地笑。
裘蕊儿也在一边笑:“四叔最喜欢咱化真了,化真小的时候,四叔常抱着去山上玩儿,连我和馨儿都要靠边呢。”
裘老四是做惯了活计的,这点子事根本不在话下。
只片刻功夫,他就把个土灶清得干干净净的,就连那些柴,也都摞成了捆,整整齐齐码在灶台边。
“好了,你们先将就着用,等叔回头去河边弄点黄泥巴来,再沿边补一圈儿就成,保管比别家新垒的好用。”
说起活计,裘老四一反平日的木讷,话特别多。
“谢谢四叔。今天要不是四叔,我们不知要忙到啥时候呢。”裘化真真心实意道。
裘老四憨笑,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拎起墙边那几个布口袋准备推门进去。
裘蕊儿唬了一跳,忙拦住:“叔,俺娘还在里头躺着呢,不方便,东西就放这儿吧。”
“哎,我是……是想着般你们把东西拿进去,咋个就忘了这一茬。”
裘老四不好意思地挠头,放下东西调头就跑。
没想只一会儿,他又回了,肩上还担着两大桶水。
“你们力气小,我干脆帮着把水给挑了,省得你们费劲儿。”
裘化真忙嘴甜地道:“四叔你真好,我替我娘谢谢你呀。”
“谢啥,这也值当。”
最后裘老四一连挑了三回,硬是把缸都装满了才走。
姐妹俩目送裘老四远去,一起把东西拿回屋里。
裘馨儿出来帮忙,柳氏早就在屋内听到了动静,于是问道:“刚你们四叔来了?”
“嗯。四叔帮我们把灶清出来了,挑了水,还把爷给的东西都拿了来哩。”裘化真道。
裘蕊儿想起方才那幕,有点感慨:“四叔真是个好人,可惜……有点不会转弯。”
柳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你们四叔心眼顶好,就是性子憨直了些,爷奶就不是很待见他。说来他也苦,二十有二了还没说上媳妇。我估摸着爹的意思,怕是要先给大郎二郎他们几个说了……”
柳氏一时多说了两句,见几个闺女都盯着自己,忙止住话头。
裘化真笑了笑,去看裘老头给的东西,笑容顿时一僵。
“怎么没鸡蛋,裘面斤两也不对。”
裘蕊儿听了妹妹的话,忙蹲下来看,见果然一个鸡蛋都没有,又掂了下装裘面的布袋子,扭头对柳氏道:“娘,这裘面最多只有一斤半,不是说好给咱三斤么?”
“蕊儿,你奶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有这些……就够咱吃了。”柳氏支吾道。
“这……这不是欺负咱吗?不行,我得找奶奶问个清楚。”
裘蕊儿平时乖顺,可一遇上爹娘弟妹的事儿就会上火,这用村里的话说就叫“护犊子”。
柳氏知道大闺女性子,忙拦住:“蕊儿你想干啥,娘不许你去。”
“娘!”
裘蕊儿气得脸蛋通红。
她本想着晚上打鸡蛋给娘擀碗面片。
如今鸡蛋没了不说,裘面也减了半。
娘可是病人哪。
奶奶怎么能……
裘化真见姐姐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忙道:“姐你别急,就算没鸡蛋,我有法儿做出好吃的来。”
“有啥法儿,就只剩些糙米面了,总不能让娘天天吃这个。”
“你信我就行了。”
裘化真吩咐裘馨儿照顾好包子娘,拽着裘蕊儿便出了屋。
柳氏忙在后头喊:“你们别乱跑,也别去找你奶啊。”
“知道了娘。”
裘化真扯着裘蕊儿绕过菜地往外走,裘蕊儿忍不住道:“化真你带我去哪儿?”
“我记得馨儿说前边有条小溪,里头有好些鱼呢。”
裘蕊儿吃了一惊:“你想抓鱼?”
裘化真点头:“对,咱今天晚上就吃鱼汤。”
她方才路过菜地的时候,看到几颗萝卜长得特水灵,如果拿来炖鱼汤,肯定够鲜。
裘蕊儿见裘化真一脸的跃跃欲试,立马泼了盆泼冷水上去:“化真,咱不会水,家里又没鱼竿,咋能捉到鱼呢?可别掉河里去了。”
刚开春就有调皮的男娃子不小心掉进水里,冻发了热,吃药还花了好些钱。
裘蕊儿想这个就心有余悸。
裘化真却一脸正色:“姐你别担心了,晚上等着喝汤吧。”
……
姐妹俩个走到溪边,裘化真才知道裘馨儿说的小溪其实并不是溪,而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不深,却有五六丈宽。
此刻正午金色的阳光落下,射破水晶一样的湖面,映得河底的鹅卵石光影粼粼,如梦似幻。
鱼儿慢悠悠地在柔软的水藻中嬉戏,裘化真一颗石子扔进去,惊得鱼儿四散游窜。
她不禁乐得笑出声。
裘蕊儿蹲下,弯腰掬了捧水。
“化真,这水好冰呀,你伤还没好,我怕会着凉哩。”
裘化真笑而不语,起身沿着河岸来回走。一路走一路查看河床的地势。
最后,她对着一处只有两尺来高的浅洼处比划了下,扭头告诉裘蕊儿:“姐,就是这里。”
于是姐妹俩个一起动手,将事先准备好的石块垒起,在水中形成一个封闭的包围圈,留出一个缺口。
正值前方游过一群鱼,裘化真粗略一数,竟有十来条之多,其中不乏大家伙。
真是天助我也。
裘化真按耐住心中激动,屏住呼吸,拿树枝将鱼小心地赶向那个缺口。
可能这里的鱼比较憨,居然很容易就进了包围圈。
等到最后一条鱼也游了进去,裘化真突然大喝一声:“姐!”
裘蕊儿照妹妹的吩咐,抡起柳氏洗衣裳用的木棒槌,照着圈内的鱼一顿猛砸,吃奶的劲儿都给使出来了。
哗啦啦水花四溅。
不知砸中的到底是石头,还是鱼。
片刻后,河边响起裘蕊儿惊喜的叫声:“化真,我砸中鱼了。我们真抓到鱼了。”
裘化真见裘蕊儿又惊又喜的模样,觉得十分可爱。
“姐,你愣着干嘛,快过来帮忙,我一个人收拾不来。”
“哎,来了。”
姐妹两个当下顾不得水寒刺骨,挽了袖子,麻利地把战利品拾到岸上。
两人一数,鱼一共七条,除了一条小了点,余下的都有尺把长,最大的那条青鱼足有三尺,差不多五六斤的样子。
今天首战告捷。
收获超出了她的想象。
“大鱼的鱼头今天就给娘炖汤,鱼身明天做鱼丸子,估摸着可以吃上两天。小的那些先收拾出来,等风干了炖笋尖,又是一道好菜。”
裘化真在心里默默盘算,裘蕊儿已经把鱼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竹篓里,上头盖上花布。
这样一来,旁人就看不出里头的东西。
“化真真聪明,这法子是咋想到的?换了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村里的那些娃子们也想不出来。”
回家的路上,裘蕊儿越想越觉得妹妹真是聪明极了,忍不住感叹。
裘化真撒了个小谎:“姐,我昏睡的时候做了个很长的梦,是梦里的菩萨教我的。除了这个,菩萨还教了我很多有用的法子呢。”
第十一章裘化真做饭
往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与其裘蕊儿想东想西,不如现在和她挑明。
好在古人都信鬼神之说。
裘蕊儿果然也信了,顿时一脸虔诚地对着上天拜了又拜:“化真,这是菩萨瞧你可怜,才特特显灵了。这事你不可告诉其他人,菩萨要是生气了把福气收回,可就不灵了。”
裘蕊儿说完,篓子里头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吓她一跳。
“呀,鱼不是死了么,咋还会跳?”
“姐,这些鱼只是被你砸晕了,等拿回家就得醒了。”
姐妹俩一路说着话儿,到了家门,大伯母丁氏袖手站在院门口,眼巴巴往这头瞅,显然瞧见她们有一会子了。
裘蕊儿惦记着篓子里的鱼,下意识地拽紧背带。
“蕊儿大侄女,你和化真干啥去了,咋才回哩?”
丁氏在风口站了许久,边跺脚边抱怨。
又瞧见裘化真手里的棒槌,便以为她们是洗衣裳去了,撅起嘴:“你们去河边咋个也不早说,我那儿还有几件衣裳要洗呢,都是你三郎弟弟的。”
裘化真沉下脸:“大伯母,你找我们有事?”
丁氏满脸堆笑:“你三郎弟弟胃口不好,就想吃鸡蛋哩。”
“想吃鸡蛋去找奶奶要,跟我们说有啥用。”
她今天瞧得真切,三郎吃得比自己都多,光肥肉片子就吃了三四块,现在囔没胃口?谁信!
丁氏忙拦住裘化真:“二侄女,你又不是不晓得你奶那个人,把个吃的把得比自个裤裆还紧,俺三郎还是她嫡亲孙儿,一年到头都吃不着她几个蛋,只有凤儿有那福气。我知道你娘那里有,你就匀几个俺呗。”
“对不住,我家没鸡蛋。”裘化真道。
丁氏狐疑地瞧着她:“你别瞒俺,俺是亲耳听爹说的,要给你们三十只蛋哩。”
这丁氏,居然听墙脚。
裘化真又气又好笑,既然她这么馋,自己不如给她指条明路:“大伯母,想吃鸡蛋哪就去那边看看,说不定还能赶上。”
裘化真指着灶房。
这会子是姑姑裘娇凤吃零嘴的时辰,方才灶房里飘着烟,说不定是裘老太在给裘娇凤加餐。
丁氏将信将疑地去了灶房,一推门见裘娇凤捧着个碗坐在小马扎上,正在吃红糖煮鸡蛋。
丁氏当下馋得口水直流,又气又妒,要夺裘娇凤的碗,
姑嫂两个闹将起来,把个灶房弄得兵乓响。
裘化真远远听到骂声,和裘蕊儿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柳氏在屋里也听到动静,见闺女回了,忙问道:“化真,外头咋地了,我像是听到了凤儿在叫。”
“没事呢,娘,姑哪天不是这样的。您先瞧我们抓的鱼。”
姐妹俩个一起把把欢蹦乱跳的鱼倒进木盆,柳氏和裘馨儿惊得目瞪口呆。
“化真,这么些鱼,都是你们两个……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