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连忙安抚百姓。
“大家别激动,劫粮草的贼人,皇上已经下令彻查了,到时候绝对把那丧尽天良的贼人给灭了,把粮食抢回来。”
在场的百姓才稍稍冷静一些。
“军爷,您继续往下说公告上面的内容?”一个老汉催促道。
将士继续往下说:“上面说:西北军恳请各位乡亲伸出援助之手,有粮捐粮,没粮捐一把野菜干也行。捐粮的人都会得到一封来自五皇子亲笔签名的感谢信。
凡是捐粮超过一百担的,还会得到御赐的匾额。而且所有捐粮的人的名字会被刻在功德碑上,以供后人瞻仰。”
将士话落,百姓们立刻议论纷纷。
“西北军在前线打仗不容易啊,咱家就算勒紧裤腰带,也得省一斤半斤粮出来啊。而且捐点粮食,还能上功德碑,这是莫大的荣誉啊。”
“对,西北军为咱们抵挡鞑子,哪能让他们饿着肚子,不说了,我得回去装点咸菜和小米送过来才行。”
“你急啥,上面都没说要把粮食送到哪去呢。”
“对对,军爷,粮食要送到哪去啊?”
“送到城主府门口,五皇子在城主府门口等着大家。”
知道了捐赠处,百姓们立刻散开各回各家找粮去。
城主府门口。
城主大人已经命人摆好桌椅,帮忙记账、称重和抄写感谢信的人员已经全部就位。
赵凌轩也忐忑不安的坐在其中。
“安丫头,这真的会有百姓主动前来捐粮吗?”赵凌轩低声问身边的于安安。
于安安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不急,咱等等看。”
一刻钟后······
街尾成群结队的百姓,背上背着麻袋或者手挎篮子浩浩荡荡的朝着城主府走过来。
“请问,是在这捐粮吗?”一个老大娘颤颤巍巍的上前问。
于安安急忙上前挽着老大娘的手,“是的,奶奶,您过来这边登记。”
于安安领着老大娘称重登记,接着她把老大娘带到赵凌轩跟前。
“这是五皇子殿下。”
于安安话刚落,老大娘立刻屈膝想跪下来。
赵凌轩连忙起身扶住老大娘,“大娘使不得,您可是咱们西北军的救命恩人,我还得感谢您捐出珍贵的粮食呢。”
老大娘抹了把眼泪,哽咽着说: “五皇子言重了,西北军将士在前线抵挡鞑子入侵,哪能让他们饿肚子呢,咱老百姓帮不上什么大忙,勒紧裤腰带捐一把小米还是能做到的。”
老大娘的这一番话让赵凌轩十分感动。“谢谢大娘,咱们西北军肯定会奋勇杀敌,把鞑子赶回突厥去。”
赵凌轩亲自执笔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取下随身带着的印章,在感谢信上面盖上他的私印。
赵凌轩拿起感谢信双手递到老大娘跟前,“大娘,咱西北军无以为报,这感谢信您收好。”
老大娘冻得干裂的双手,颤颤巍巍的把感谢信接过来。她仔细的把感谢信折好放进口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