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7年,在位三年的秦庄襄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秦国,即秦帝嬴政。
秦帝嬴政继位时年幼,秦国的政权由相国吕不韦和大臣共同执行。吕不韦作为秦庄襄王继位的最大赞助商和投资者,在秦庄襄王继位后,也得到了他应有的回报,那就是被任命为秦国相国,并被封为了文信侯,封地于洛阳十万户,这也称得上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投资了。
吕不韦执政秦国,依然遵循着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再加上诸侯合纵联盟刚刚解散,不可能短时间内再次联合,秦国再一次对韩、魏、赵三国发起了进攻。
在秦帝嬴政继位后的四年时间里,秦国的领土也再次扩大,黄河以北的原晋国领地皆被秦国所占领,已经完全和赵、燕两国接壤。而黄河以南的韩、魏两国,则基本被秦国蚕食殆尽,打通了秦、齐间的通道。而楚国自“鄢郢之战”后,丢失了西北边的大半领地,已经被完全压缩在了中原的东南一带。秦国的扩张引起了诸侯各国的警惕,这也使得诸侯各国再次合纵联盟,准备讨伐秦国。
赵国的西部已经和秦国接壤,秦国吞并了魏国北部的大部分领土,已经对赵国形成了包围之势,赵国的处境岌岌可危,因此赵孝成王的儿子赵悼襄王派大将庞煖出使各诸侯,组建诸侯合纵联盟来打破秦国对赵国的威胁。
韩、魏两国连年被秦国蚕食,国土面积所剩无几,实力大减的韩、魏两国已经无力单独对抗秦国,只能依靠诸侯合纵联盟,因此很快便答应了赵国提出的合纵,而燕国刚刚被赵国打败而臣服于赵国,也顺势答应了赵国的合纵,齐国自从和秦国连横后,不再参与诸侯各国的任何联盟以求自保,因此诸侯合纵也不再指望齐国,而是将希望寄托给了楚国。
赵将庞煖出使楚国,拉拢楚国参加这次的诸侯合纵,为了能够拉拢到楚国,赵国让出了这次诸侯合纵联盟纵长的位置给楚考烈王,再加上楚国的春申君曾经救援过赵国,赵国将灵丘封赏给了春申君,因此在春申君的劝说下,楚考烈王答应了这次合纵,至此第五次诸侯合纵联盟正式成功。
公元前241年,楚、赵、燕、魏、韩五国出兵,由楚考烈王为合纵之长,庞煖为联军主帅对秦国发起了进攻。
这时的秦国领土已经扩大数倍,其军事防线也跟着增加,这也造成了秦国各地的兵力并不充足,而且那些被占领之地不时发生叛乱,都需要秦军平叛镇压,因此应付这次的诸侯合纵联盟的讨伐,秦国兵力方面也是捉襟见肘。
庞煖作为这次的联军主帅,在借鉴了前几次诸侯合纵联盟的失败,都因为被秦军挡在了函谷关外,使得诸侯合纵对秦国的讨伐不疾而终,为了能够成功攻入秦国,庞煖决定放弃对函谷关的进攻,而是率领诸侯联军绕道蒲阪(今山西永济市),渡过黄河直接进攻秦国复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