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大明,天下人之国家
-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无满清之割地,无对外之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国家之势,传扬中华骨气。而封建之体系,实乃是剥削百姓的固定社会形态。百姓没有思想,社会没有主题,国家没有核心价值。推翻千年固有的制度,打破这万年不改的封建。踢倒独儒学说,发扬百家之长,打开新式思维,促进社会蜕变。经济改革发展,奋进新生时代。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我之大明,天下人之国家。
- 大神兮

“感念二公子愿意接待我们,这晏州的门槛着实够高。”于子非既高兴,又不高兴。
杜荣尚给所有人都安排了酒菜,单独带于子非来到一个单间,二人在一张桌前对着坐下来。于子非仔细观察这个年轻人,他个子不高,但身材轮廓不小,微微发胖,看起来应该会笨拙,但眉宇间却透露着精神,面色倒是白净,有种江南小生的感觉,但臂膀壮实,脖子微短,又像北方胡人。他端量了一会,总觉得这副脸庞有种熟悉的感觉,他仔细思索,自己难道曾经见过这个年轻人?
“不知贵客如何称呼?”杜荣尚先为于子非斟酒。
“鄙人于子非,草原五部大贺的太师。”于子非回到草原之后被尊为太师。
“那莫不是耶律可汗的师父?”杜荣尚虽未到草原,但多多少少听说一些耶律楚和的故事,“耶律可汗想来跟我年纪相仿,却已是草原之王,近日得见其师,真是三生有幸。”
杜荣尚几句奉承之语让于子非一扫心中最近几日不受待见的愤懑。
“今日一见,是有要事相商。不知太师是否知道,刘启明是接到了北辽的密信方才拒绝接待你们的。这刘启明现代替其父节制晏州诸事,而其早已和北辽达成默契。我家主公虽为次子,但野心不小,早有主宰未来晏州之心,但现在整个形势都不利于我们。如今梁王篡位,晋王李淄坐病重,近日来报,梁王大军正在围困潞阳,河东战事又起。中原大乱,推测北辽不会闲着,恐怕也会连累草原各部,毕竟北辽皇帝不可能真正容得下耶律可汗。”杜荣尚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于子非心中惊叹此人的分析,虽然杜荣尚尚不知耶律楚和和耶律德荣的恩怨,但此人所言实实在在都在理。
“若可汗愿意与我家主公联手,待我们掌管晏州,定于草原各部修好,共同对付北辽。”杜荣尚继续说。
“那当然好了,不知我们如何相助?”于子非心里很高兴。
“恳请太师留在我晏州,入我主公府中,一来为我出谋划策,二来协助我们与草原联络。待他日晏州有变,望耶律可汗出兵牵制北辽。”杜荣尚建议。
于子非握紧自己手中的剑,看着杜荣尚早早准备好的两箱金银珠宝,感受到了对方的诚意,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