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国人喜欢喝茶,由茶研究出流传已久的茶道文化,从种茶、摘茶、制茶、喝茶,甚至喝茶以后余下的茶渣都有一套完整的独属于大盛国人的茶道。
因为喜欢喝茶,大盛国中种植有上百种茶叶,被誉为“茶祖”的若城是大盛国茶的发源地,其城内种植的萘圣茶是大盛的国茶。大盛国人对于茶有无上的热爱,甚至对国内上百种茶叶通过茶色、茶味等选出十大名茶。溪山茶就是仅次于萘圣茶最顶尖的存在。
溪山茶色润而清,味香悠远,齿颊留香。世人曾以“一杯溪山春露,两腋清风欲仙”来盛赞溪山茶。
溪山茶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高海拔喜阴雨天气,土壤湿而不燥,还需得是红中带紫的荥壤。而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京郊怀县的溪山,溪山茶也正是由此得名。
幽香的茶室,月窗外的檐下一串玉竹风铃随风发出叮铃的清脆声音。透过窗棂可窥见蔓延至山腰的溪山茶,绿油油的茶叶在天光中泛出一层细密的银色光芒。淅沥朦胧的雨丝,织出一片轻柔的薄纱,笼罩在茶树上又显现出影影绰绰的美感。
万籁俱静中,温柔的美景细腻的抚平一切的烦恼躁郁。
丹亭他们来的半路上就下起小雨,好在大道平整让他们安稳的抵达溪山茶庄。
据孔叶说,这茶庄是他徒弟的夫人经营的产业,名气也是被他夫人打响起来的。按照孔叶经年已久的疑问:不知道他徒弟前世是修了什么样的福,才那么有福气的遇到那样一位有见识、有手段的奇女子。
丹亭对这样一位女子心中也埋下了无限好奇。
衣着朴实整洁的仆人带着丹亭、风郁和孔叶来到大厅,然后去请他的主人前来见客。
“三位客人请在此稍等,奴去请老爷和夫人。”
大厅装潢低调大气,正对着墙壁上是一整幅溪山春景图,一对鎏金立鹤摆在两边,花几上摆着矮松盆景,桌椅是上好黄梨木。光是这些装潢足以见得主人家是个有钱人。
三人坐在椅子上,另有身着青绿裙衫的丫鬟给三人倒茶拿点心。
大厅里安静可闻,丹亭好奇孔叶的徒弟是个什么人物,风郁也好奇。只是丹亭能忍住不问,风郁已经忍了一路,按耐不住向孔叶询问。
“孔老,敢问一句你这弟子是什么人呐?”
孔叶摸着胡须,神秘兮兮的就是不回答,吊着人的胃口。
“师傅,丹亭也好奇,不如告诉我们吧。”
关门弟子自然有关门弟子的福利,丹亭作为孔叶的小弟子了,孔叶自然要关心爱护,弟子都发问了,孔叶虽然还想把悬念留在最后,抵不住丹亭好问的眼神。
“我这徒弟也是我早年间偶然收的,收他为徒时都成家立业了。虽然学医晚,但是天赋不错,我就勉为其难教他一把吧……”
孔叶正话间,有两个人从侧门处进来。
一男一女,男的身形健硕,窄袖深竹月色劲装,胸口和裙摆处绣着青色松柏,脚上是靛蓝色的云纹步韵靴,腰间是云崖纹的缂丝腰带,系着一个青玉佩和不明绣样的胭脂香囊。青玉佩是一个镂空的隶书“兮”字,可能是佩戴者的名字,那个不明绣样的胭脂香囊应该是他身旁女子绣的,绣工不好,却也是满满的情意。
女子身穿窄袖长裙,樱红缎面有银色暗纹,裙边是缠枝花样,胸口处绣着白梅。梳着高髻马尾,略施粉黛,英姿飒爽却又不乏女儿柔情。腰间也是云崖缂丝腰带,只带了梅花样的白玉佩。
男子相貌隽秀非凡,谪仙之姿,气质堂堂。女子容姿姝丽,皎若云间月,清如梅梢雪。
二人郎才女貌,双手紧握,并肩而行,一看便是一对恩爱夫妻。容貌又皆为不凡,真比得上那句只羡鸳鸯不羡仙。
“师傅。”
“孔老先生康安。”
两人一前一后向孔叶问好,声音也是极为舒适悦耳。
孔叶脸上笑开了花,“欸!”
“这位就是小师妹了吧。”
三人寒暄过后,男子把话题引到丹亭身上。谪仙之姿,清风一般的眼神落在人身上,就像天上仙怜视众生般和煦温良。
孔叶将站在身后的丹亭推到前边来,高兴的说:“是,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小师妹丹亭,”他又指着风郁说:“这位是她的师弟。”
简单介绍完丹亭这边,孔叶又向丹亭介绍:“这是你师兄晏兮,旁边的是他夫人娘家姓奚。”
女子上道的微笑着接过孔叶的话:“闺名清瑟,你们唤我声嫂嫂就行。”
女子长得很美,是那种一见过就不会忘的美丽,温柔婉约却又坚韧的气质让她有种脱离世俗的超尘脱俗的惊艳。她的笑容很温柔,炯炯有神的杏眼微微弯起,天生让人有一种想亲近的感觉。
奚清瑟这个名字,丹亭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听到,有些熟悉,可是想想又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放在一边,和风郁双双见礼。
“师兄好,嫂嫂好。”
“师兄和嫂嫂好,在下风郁字承远,叫我承远就好。”
也算粗略了解了,晏兮笑着道,“师傅前几日就派人来说过了,果真还是闻名不如一见,今日可要在茶庄好好玩一玩,让师兄我给你们尽尽地主之谊。”
奚清瑟接着说说:“这里也不是个说闲话的地方,我们去茶室吧。正巧第一批茶上了,给师妹和承远弟弟尝尝鲜。”
晏兮附和,“对啊,可瞧今天天气也正好,阴雨绵绵中的溪山之景可是别有风味的。”
孔叶也十分赞同道,“好看好玩的可不止这些呢,我那两天都没玩够呢!你们今天也敞开了玩啊,别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