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说,“那我明天下午去姥姥家。”
母亲说,“你早上起来就送去好了,中午回来吃饭。”
父亲说,“这样老太太会肯啊,去了就得让他留下来吃饭,都好长时间不去了,老太太本来就在埋怨。”
杨劲松笑着说,“我还是下午去吧,给姥姥姥爷多带点东西去。”
母亲则说,“你舅还特地说呢,可别带那么多东西去,拿去了老太太不舍得吃,放在那里都过期了。”
杨劲松说,“明天我去劝劝她,过期了就不能要了。”
母亲“唉”的叹了口气,说,“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了,说过她好几次了都没用。你去说说,你说她听的。”
杨劲松“嗯”的答应一声。
又和父母聊了一会儿,杨劲松看时间也不早了,跟父母道了一声晚安,上楼去拿了衣服下来洗澡。
杨劲松本来就爱干净,这学了医更是如此,大三那年春节回来,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套太阳能热水器,和父亲、二叔三个人把一楼楼梯间边上的小房间改成了浴室,搞得跟酒店的卫生间似的,花了不少钱。
一夜无语。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爬起来,吃了点早点后,给小五打了个电话。
那头的小五正在帮严叔处理那几户人家的安排问题。
小五说,“你忙你的吧,不用过来。”
杨劲松关切的问道,“这些人还那样闹吗?”
小五说,“主要是那个吴老头,挑拨离间的带头闹呢,我准备给吴建兵打电话,让他回来接走。”
杨劲松说,“恐怕没用,吴建兵说了不算。”
小五说,“你没看到网上发的文章吧?”
杨劲松一愣,“没有啊,这还有人发网上了?”
小五说,“我也是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看到的,也好,我让吴建兵看看,看他能不能坐得住。”
杨劲松劝慰道,“你也别跟这些人呕气,年根底下,那些子女真要是就不回来,村里也不能看着这几家就这样过年,问问他们有没有亲戚朋友能投靠的,实在没有,村里想办法给他们弄点年货,怎么着也得有个年夜饭。”
小五说,“你没看到吴老头那副嘴脸呢,愣说自己家里有十万块钱现金,一会说被烧了,一会说救火的人趁乱拿走了,真是胡说八道。”
杨劲松说,“不用搭理他,他就是有一百块钱不见了恐怕都急得跟猴似的了,那可能现在这样淡定,还十万呢。”
小五说,“我现在给他儿子打电话,赶紧把他弄走,真是为老不尊。”
杨劲松说,“那你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给我打电话。”
小五说,“行,没事。”
南方农村过春节有个习俗,大年三十中午包大馄饨吃。尽管杨劲松给家里买了绞肉机,可母亲还是喜欢自己剁馅,说这样的馅吃起来香,饺子皮也是自己家里手擀。
不用去村部,杨劲松就给母亲打下手,帮着剁馅。
馅刚弄好,姑姑的儿子女儿来了,对于这两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弟弟妹妹,杨劲松一直很亲切,也很关心,中学开始,只要是一放假,姑姑就会让兄妹俩到这里来,让杨劲松给他俩补课做作业。
谢淑芸见到杨劲松还是跟小时候那样调皮,“哥,嫂子呢?”
杨劲松笑着说,“哪来的嫂子。”
谢淑芸眨巴着眼睛,说,“哎,不对啊,某人去年就说今年带回一个的啊。”
杨劲松故意装傻,“我说过吗?”
谢淑芸叫道,“舅妈,哥怎么又耍赖了。”
杨劲松母亲满面笑容的说,“这会快了。”
谢淑芸“啊”的一声,笑眯眯的看着杨劲松,“真的啊?有照片吗我看看。”
杨劲松一本正经的说,“没有。”
谢淑芸搂着杨劲松的胳膊撒娇道,“给我看看嘛。”
杨劲松说,“真的没有。”
谢淑芸娇嗔道,“你骗人,快点。”
杨劲松确实没有赵晓慧的照片,但看到谢淑芸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拿出手机调出网上下载下来的那边文章,递给谢淑芸看。
谢淑芸好奇,“你给我看这个干嘛?”
杨劲松说,“你不会往下看啊。”
没一会,“哇”,谢淑芸一声惊叫,“舅妈,快看快看,嫂子真漂亮。”说着就凑到杨劲松母亲跟前,给她看手机里的照片。
杨劲松母亲看了看,抿着嘴直乐。
谢振刚平时话不多,也凑过来看了一下,嘿嘿嘿笑着。
杨劲松从谢淑芸手里夺过手机,“我看你来就是捣乱的,都快上班了还像个孩子。”
谢淑芸叫道,“哎,我还没看完呢,给我,我发我手机上,回去给我妈看。”
开开心心说笑了一会,几个人围着餐桌开始包馄饨。
随着馄饨的出锅,闻着散发出的醇香,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