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卫总和张工喝的酩酊大醉,刘昆因为被秘书长留下说事两人也喝了不少。
赵秘书长完全是那种就是喝酒的节奏,在市委小食堂吃了晚饭后就拎了一瓶酒一盘花生米去了办公室,一人一个口杯,几粒花生米就一口酒。说的还是下午的事,但几乎是他说刘昆听那种。
秘书长说:想干事能干事还要会干事才行,遇事要上下左右前后都想明白了,这就是周详,任何事都要放在大面上去充分认知大局。修过漫水桥的事县上、镇上都扯了好多年的,为什么没有修成,说到底是利益不均的问题。镇上的理由是没钱,实际上是全镇利益均衡的问题。说到底漫水路修好了,受益的只是镇上三个村里不到一半的人口,可镇上有十三个村,其它的怎么办。所以患不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平衡就成了好多人干事的基本方法之一。县上也是如此,市上也同样,杜老汉说有山有水有树,可在我们天州这种地方少吗?对于市上来说,搞好一个点确实有示范作用,但是,如果这个示范点是政府拿钱堆出来的,又有多少示范意义呢?再说了,全市就是一个小社会,城市和乡村,工农商学兵政党,各行各业,千头百绪,都要发展,所以常常选择容易出成绩见效果的方面去考虑,一届政府就五年,对于一个家庭,可以老子种树儿子乘凉,但是,对于这个体制,有几个人愿意前人受罪后人享乐的?还是拿这个路说事,如果政府投了资,三五年内还是为了河对面的那些山地,你觉得谁会去干呢?如果不投,又能影响谁的前途。
你们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些心急了。所以,我给你个建议:全盘考虑,规划升级,各方参与,分层实施。
全盘考虑呢,既要考虑各方利益,还要考虑群众受益,如果说把目前的林果示范变成农业示范是不是更全面些,是不是包含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部。规划升级呢,缩小林果第一批种植面积,增加葫芦口水产养殖基地,既不说湖也不建水库,坝吗,按全水域设计,但水是要慢慢蓄的。
各方参与呢,不要只想着按自己兜里的钱打算盘,也不能想着把将来的利全挣回去,比如杜老汉的事。那么几间板房能干什么事?但他是打过鬼子,上过朝鲜,是不是民政局这些单位都能出点力?将来,老汉和垂钓园如果成了股份,是不是都受益?
所以呀,遇到事,不但要想的远还要想的细,具体问题是要具体分析的,更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分析结果有一个最合理的办法才是。
……
听着赵明山娓娓而谈,刘昆却在想,既然有这么周详的认识,秘书长为什么不在下午的会上说,而要找自己单独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