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是六六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利系的高材生,可刚报到不久就成了“臭老九”,从省厅发配到天州市,又发配到云岭。十年后因为兴修水利被抽到市水利局。七八年平反后自愿留在天州,几十年跑遍了天州的山山水水,而在关口镇修水库就是他一辈子的夙愿之一。原以为这辈子没了机会,没想到马上退休了还有人想干这个事。
听说主意是天州市委办副主任提的,他就想亲自见一见这个人想干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刘昆本来是要陪刘瑞去医院的,只好打电话给刘瑞,谎称和医院还未联系好,联系好了随时联系。一大早就准备和卫总去见张工,可赵明山打电话说是书记有事,要他和卫总去见书记。刘昆只好说了和卫总商量关于修湖的事。赵明山说:那你们先去,我和书记汇报一声,你们说完了再过来。
和张工的交谈相当顺利。张工只问了刘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方法,是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刘昆老老实实回答:我是学矿业的,没有想太多的为什么。只是觉得走路吗,能走过去就行。对于老百姓来说,实用是第一位。关口镇要解决的是村民过河种地少走弯路的问题,所以我就这么想了。
张工高兴的拍了一下桌子:对,实用,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过,我有个想法,年底我就退休了,如果你们真要干,我免费当个技术指导如何?
卫总说:只要你来,我们举双手欢迎。
张工拿出一包资料,从中取出一张图:这是我设计的蓝图,第一步是中间的漫水桥,第二步是西湖和东湖。这是二十多年前东西,可能不符合现在的实际,但水文、气象、地质资料数据都没有问题。
本来说的是和张工谈完了再去市委,结果张工谈兴大起,整整聊了一个上午,中午,三个人还喝了一瓶酒才算结束。所以,下午一进秘书长办公室,刘昆就让赵明山说了一顿:明明知道来见领导,还喝的满面红光,满口酒气,说好的上午来见,还让领导等上一上午。好么,刘昆,你这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呢还是不当回事?
刘昆连忙解释。赵秘书长一点都不客气:做为一个要管人的人,首先要有被人管的思想准备。没有下不为例,再有下次,另寻去处。说的同来的卫总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书记领着秘书长和刘昆、卫总在办公室看张工给的那张图纸,中间又叫来了建委总工和张工,直到晚上七点多才结束。事实上,对于一个三十米长的过水路面和不足二十米高的小型水坝,在技术方面是很成熟的,根本没有什么要探讨的技术问题。核心是水库也好湖也吧建设后的归属问题,按照相关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个人和集体无所有权。那么,即使这个事能办成,对于当地来说,并不能为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反过来,老百姓受益不大,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就有阻力。
商讨的结果是不了了之。书记最后的答复是让刘昆、卫总他们搞设计,秘书长协调相关部门找政策依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