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弋依然是瑶华宫的常客,楚云没有进宫,她也没有去郑太妃的宫中。楚郁倒是进宫了一次,听说由于那次宫宴的表现,这么多年终于得到老皇帝的认可,老皇帝将年节的事宜交由他处理。至于忘忧,她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看他,因为担心她之后的计划会牵连到忘川。
再后来,就到了除夕。
宫中的烟花放了两个时辰,各宫断断续续地,这一次只是安排了家宴,所以人不算太多。楚云并没有出席,听宫人通传应该是陪着老太妃在宫中过年。
“公主过年好。”
“过年好!”
楚郁说起宫中赐菜的旧礼,源家赐了一道四喜丸子,因其色、香、味俱全,寓意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常用于宴席中的压轴菜,以取其吉祥之意。这道菜原本是北方的名菜,现在却成为京中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而源家祖居就是北方的郯城。
年头年尾,就这一次团圆饭,老皇帝还不忘旁敲侧击,自古权臣不好当,哪一个不是如屡薄冰。只是她想起了源霖,想起了苏苏和兰儿他们,万一哪天源家遭遇不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公主过年好。”
“过年好。”
家宴上人人都在祝福,她却感受到在宫中从未有过的压抑。看着那位老皇帝和楚弋的笑脸,她不愿再虚与委蛇,于是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席。
御花园的小径,曲直幽长,偶尔经过一队值夜的巡逻侍卫,询问是否需要提灯送她回宫。几盏宫灯照亮着脚下的路,夜空的云层掩遮着月光,她一直沿着小径走到御花园的尽头。
一间花房半敞开着,她打算歇歇脚,于是在花房门口坐了下来。这时忽然刮起一阵风,仿佛就从她的脸庞一闪而过,而后吹灭了左右的宫灯。下一瞬,房顶闪过几个暗卫的影子,他们并不没有靠近花房。
“咳……”
一声低沉的咳嗽,尽管声音很小,但周围非常寂静,所以她听得一清二楚。暗卫不会平白无故经过此处。她起身站了起来,花房内似乎钻进了一个漆黑的身影。
“哐当……”
这个身影碰到了花架,发出很轻微的声响。她摸着暗淡的月光往里看了看,什么也没有看清。大雪天夜黑风高,穿着夜行衣出现在皇宫,绕道来这花房,多半是为了躲开侍卫和暗影。她没有进去,只是拉上了花房的门,接着就离开了。但愿他能借着黑夜的掩护平安出宫。
“公主。”
“凌风?你怎么来了?”
“宫人送信说公主独自离席,太子殿下命属下前来迎接公主。”
“走吧!”
听闻皇宫的暗影耳听八方,不知凌风有没有察觉到花房的动静。她庆幸地是那天没有与楚云相认,不然又要被楚弋拿出来大做文章。后来她才知道,那日脱口而出的那半个“楚”字,其实并非是凌风没有听见,只是他当时没有回禀东宫,因此楚弋才没有将女子与王府牵连到一起。
“你可知忘忧公子住在何处?”
凌风:“在承兴院。”
“近日宫中不太平,公主切莫再随意走动。”
“怎么了?”
“宫中进了刺客。”
“什么时候?”
“宫宴之日,在太子殿下和公主出殿赏雪之时,影卫搜查过一遍,今日才发现人还在宫中。”
“生死门?”
“公主最好不要打听。”
凌风没有否认。
皇宫戒备森严,专门挑宫宴人多忙乱时闯入,又在宫中隐藏了这么久,神不知鬼不觉,这倒也很像生死门的做派。
“带我去承兴院吧!”
“是。”
凌风领着她去了皇宫西侧,承兴院与太医署隔了一道宫墙,几位轮值的太医正与川谷先生探讨医道,没有过年的热闹,而忘忧在房间看书。
宫人对她的到来十分意外,对内大声通报道:“公主殿下到……”
几位太医和川谷先生停了下来,起身相迎,“公主殿下千安。”
“不必拘礼。”
她也学着宫人的样子,欢欢喜喜地道一句,“过年好。”
“公主过年好。”
老先生与几位太医兴趣相投,才从太医署回来,已经吃过年夜饭了。
“公主这么晚来,不知有何吩咐?”
凌风跟着进了大厅,像是刚才在检查周围的环境。
“我找忘忧。”
川谷先生:“在房间呢!”
在宫中这阵子,忘忧足不出户,除了老先生外,他没有认识的人。比起她来,又不自在多少。苏情与忘忧虽有同门之宜,毕竟是东宫的人,不便出入程兴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