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氏王朝

第206章 灭公孙瓒收降韩馥

面对下属的纷纷求救,公孙瓒还不以为然的说:“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力战;今不救此,后将当念在自勉。”

我如果救他们,他们就会以为有援兵,而不会奋勇杀敌,拼命坚守,所以公孙瓒谁也不救。

董平的大军,势如破竹,以碾压的优势向前一路横扫。

没有救兵,公孙瓒留在外围的兵士,迅速瓦解,纷纷投降。

三日后,董平来到了易水河畔,易京楼就修在易水河边,毗邻水源,居高临下。

易京楼里面还堆积了三百万斛粮食,公孙瓒有吃有喝,根本就不担心。

他以为时间长了,能把董平耗的失去耐心主动退兵。

清楚外围的障碍之后,董平离近了仔细观察。

易京楼尽在眼前,外围的高楼起码有上百座,一圈又一圈,楼阁之间还修筑了很多石墙,石墙纵横相连,把众多高楼保护在里面。

每一座高楼,都是一个小型的堡垒,里面屯扎了不少士兵,也存放了不少粮食,士兵们不缺吃喝,整日躲在里面。

就像小鬼子的碉堡一样,数百个碉堡连成一片,场面非常壮观。

只不过,这些碉堡,都是木质的,古代的房屋,多是就地取材修建的。

董平看罢多时,吩咐道:“就地扎营,传我命令,四面合围,只围不攻!”

荀攸有些担心,“主公,围而不攻,如此拖延下去,恐怕不妥吧,我们的将士远路而来,每天的消耗都很大,时间太久,我们可耗不起啊。”

董平知道,袁绍历史上攻打易京楼,是通过挖掘地道的方式,这也是伤亡最小的一个办法。

于是便对大伙说:“强攻,实属不智,每一个城楼,敌人都是居高临下,里面备有强弓硬弩,粮草也不缺,硬攻无从下手,必然伤亡巨大。我们可以表面和公孙瓒相持,暗中命人挖掘地道,记住,地道只需挖到公孙瓒所在的易京楼就可以了,其他的楼阁不必理会。”

贾诩点点头,“此计甚妙,一味从外围展开进攻,的确伤亡会很大,虽说挖掘地道会耗费一些时间,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董平笑着说:“既然公孙瓒他们愿意当缩头乌龟,就暂时让他们躲着吧。”

两军僵持,董平带来了十万大军,这么多人,全都闲着也太过浪费,干脆,董平除了派了三万人留守之外,亲自带着将士们就地屯田,带头干起了农活。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就在祁山搞过屯田,反正一时半会,地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暂时拿公孙瓒没有办法,索性找点事情做。

几万大军就地屯田,阵仗空前壮观,附近的百姓全都跑来围观,还有不少人主动加入。

“主公,你…”

荀攸见董平亲自带头,只穿了一件单衣,用力挥舞着锄头,又好奇,又佩服。

“主公,你都已经带头忙了三日了,歇歇吧,剩下的活让大家做就可以了。”

身为主公,在荀攸看来,带头做做样子,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

没想到,董平动真格的,这几天,和将士们一块劳作,荀攸都看分不清他究底是大将军,还是农夫了。

董平停了手,把锄头放在一边,随意的坐在地上,哈哈大笑,“公达,不活动一下,筋骨都僵硬了,让将士们就地屯田,就当是训练了。”

“据我所知,曹操在兖州,也搞了屯田,但他是没办法,兖州连年遭遇灾祸,黄巾肆虐,曹操是真的缺粮,他可不是为了练兵。”

公孙瓒待在易京楼,一直没有见到董平攻城,不由得洋洋得意,对身边的女眷笑道:“我修筑的易京楼,根本无法攻破,董平也是束手无策啊。”

“来来来,拿酒来,陪我喝!”

公孙瓒愈发嚣张,整日饮酒宿醉,和美女们厮混。

可是藏在其他楼阁里面的兵将,却非常的憋闷。

虽然董平没有进攻,可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待在地方狭小的楼阁里面,和坐牢有什么分别。

时间一长,有些人就待不住了,抱怨的越来越多。

就在这时,贾诩让人把他们的家人给找来了,让他们不停的冲里面喊话,动摇公孙瓒的军心。

一来二去,公孙瓒将士离心离德,文武臣僚们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易京楼外围的纷纷投降。

公孙瓒只顾自己享受,不听任何人的劝告,甚至别人想见他一面,都难比登天。

这样的君主,谁还会舍命追随呢。

转眼,到了第二个月,徐晃不负众望,带人掘开了地道,当天夜里就杀进了易京楼。

有人跑来禀报公孙瓒,“主公,大事不好了,他们挖通了地道,一楼已经被攻占了。”

公孙瓒慌张张的从床上站了起来,匆匆披上衣服,听到下面人声鼎沸,杀声四起,公孙瓒自知大限将至,急忙把家眷召集在一起。

他的妻女到齐之后,公孙瓒悲愤的说:“我不忍你们落在董平的手里,若是被俘,难免受辱,所以你们先行一步,我随后就来陪你们。”

大家稀里糊涂,还没等明白过来公孙瓒究竟什么意思,公孙瓒举起宝剑,噗噗噗,一连刺翻了好几个家眷。

其他人顿时一阵惊叫,想要逃走,公孙瓒追上去,噗噗噗,连番劈砍,一个也没有放过。

把家人全部杀光之后,公孙瓒最后命人点起了大火。

他点的是易京楼的主楼,董平早就防备这一点了,迅速让人把火势控制住,没有让其他的地方受到火势的牵连。

不过徐晃还是迟了一步,没等他冲上来,公孙瓒就已经被烧死了。

董平得到消息后,冷冷的笑道:“公孙瓒早年也算是一个英雄,北征塞外,杀伐骁勇,闯出了白马将军的威名,可是暴而无恩,怒而无德,最后更是龟缩在易京楼,自掘坟墓。若是堂堂正正的死在战场上,我倒还会高看他一眼,自焚而死,真是令人耻笑。”

公孙瓒死了,刘虞也死了,徐晃暂时留在了幽州,陈宫为参谋军师,让他们稳定人心,接管刘虞和公孙瓒留下的文臣武将和兵士。

能者多劳,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是董平一贯的做法。

他不喜欢凡事都亲力亲为,仗打完了,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这些事情交给别人就行。

接下来,董平直接趁势挥兵南下,径直抵达安平,而韩馥现在就驻扎在安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