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虽然有一个卢阎王的称号,但据自己观察卢象升也不是嗜杀之人,那他为什么在对处理流贼这件事上如此激进?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崇祯念及此处,看着卢象升故作姿态的问道:“建斗,伯雅说得也有道理,大多数流贼不过是普通百姓被裹挟造反,建斗为何要如此激进?”
“陛下,微臣不否认大多数流贼都是被裹挟的百姓,可这善良的百姓也有凶狠的一面,这就好比吃人的老虎,只要吃过一次人,就再也遏制不住想一直吃人。”
“有的百姓最初确实是为了一口吃的才跟着流贼造反,可是他们在尝过不劳而获就能从其他人手中抢到粮食钱财时,他们就不再是为了一口吃的了,而是真的想做流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就算朝廷愿意给他们从良的机会,他们自己恐怕都不愿意。”
崇祯几人听着卢象升的侃侃而谈,一时陷入了沉默。
不禁让崇祯感慨,看来以前自己在对流贼的事情上还是有些肤浅了。
可是肤浅不代表崇祯没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崇祯想了想缓缓开口:
“建斗你说的有道理,可那些被裹挟着造反的百姓,始终是我大明的百姓不是外敌,一味杀之确实不妥,造成今天这种流贼四起的局面,也不是百姓的错,错在朝廷、错在朕。”
“不管怎样,还是要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至于他们是选择改过自新从良,还是选择顽抗到底就看他们自己了。”
崇祯说到这,念头急转,用吩咐的口吻说道:“给秦良玉和洪承畴传令对流贼不要直接绞杀,愿意投降的可自行归乡耕种,朝廷一样会免费给他们发放粮种,免除他们五年的赋税,对他们造反的事既往不咎,对于那些负于顽抗的再行绞杀。”
听到崇祯这话的孙传庭和张之极即刻出声称赞:“陛下仁德。”
至于卢象升虽然不赞成剿抚并用,可是皇帝都下了定论,他自然不好再反驳。
崇祯对两人的称赞不以为意,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这刘泽清和左良玉还有脸向朝廷伸手,要是前两个月他们配合洪承畴一起对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进行围剿,哪还会出现凤阳祖陵被刨的事,此二人难堪大用。”
崇祯可是还记得此二人在历史上的功绩,刘泽清在京师被围之时,明明手上有几十万大军却以从马背跌落摔伤为由见死不救。
到了南明时期刘泽清拥护福王登基受到重用被封为东平伯,是当时的江北四镇之一,可他却在扬州告急奉命增援之时,投向清军,间接导致扬州失陷,发生了史上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
左良玉则是个养兵自重的家伙,在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期间,两人一唱一和经常黑部下的功劳占为己有,害死了有贺疯子之称的贺人龙。
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左良玉在对敌作战时,遇到弱的对手就打,打赢了就像朝廷邀功,遇到强的就跑,然后向朝廷伸手养贼自重。
为此,左良玉还说了一句名言:“吾即尽贼,安所见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