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

第128章 浅谈流贼

崇祯听着卢象升的话,并没有立刻就下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张之极和孙传庭。

两人见崇祯的目光投来,也知道崇祯是在询问他们的看法,孙传庭随即开口:

“陛下,微臣对曹文诏又或是我大明其他将领都不了解,本不应该多言,但卢督统,既然举荐曹文诏想必此人定有过人之处,也定能胜任训练水师的任务。”

崇祯轻轻点头,对孙传庭的不卑不亢很是满意,“英国公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陛下,曹文诏此人微臣虽然没见过,但也略有耳闻,卢大人曾经和他一起战斗过,微臣相信卢大人的眼光。”张之极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崇祯已然不是以前的崇祯,可不会像之前那般优柔寡断。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源于对卢象升的信任,他相信卢象升不会无地放矢,再有就是曹文诏此人确实是有名的良将。

崇祯只是略微琢磨就当机立断:“既然如此,那就以军阁的名义给曹文诏下令,提拔他为山东登州水师指挥同知,即日到登州去和郑鸿逵会合,在山东募兵训练水师,募兵数额他们自己做主,以登州水师目前能承受的极限为准。”

崇祯说到这,并没有要停下的意思,话锋一转问道:“说起流贼,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崇祯话音一落,张之极就赶忙出声:“回禀陛下,从洪承畴和秦良玉近日递往内阁的军报中得知,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这几股比较大的流贼已经转出凤阳,一路向西进入了湖广境内。”

“而山东的刘泽清、江北的左良玉也声称有大股流匪作乱,并且还向朝廷申请拨款拨物让其募兵抗击流贼。”

张之极说到这又解释了一句:“上面几位在发这些军报前,均还未收到朝廷成立军阁的信息,所以他们还是如以往一样把军报传到了兵部,现在的兵部无权处理军情,所以又把军报转到了内阁。”

“内阁接到后才又转到军阁,只要几位将军得到成立军阁信息后,以后的军报会直接发往军阁。”

崇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默认此事,随即追问道:“你们对目前剿匪的形势有什么看法?”

“回禀陛下,依微臣之见应该集结重兵毕其功一役,依托有利地形将流贼一起拿下不留后患,省得他们到处作乱。”卢象升目露凶光的回道。

卢象升话音刚落,孙传庭就接过话茬:“陛下,微臣不赞同卢督统所说,所谓的流贼大多都是百姓因缺粮被匪首蛊惑,为了吃一口饱饭才跟着造反,不可一味杀之。”

张之极也在此时出声:“陛下,微臣觉得应当剿抚并用,对于那些鼓动造反的匪首头目或是顽固分子应当予以诛杀,对被蛊惑参与造反的百姓可以适当宽容。”

崇祯听了三人的话,也大致了解了三人对流匪的立场,卢象升相对比较激进、孙传庭相对比较柔和,而张之极则是中和两者剿抚并用。

但是,也有一点却让崇祯颇为奇怪,这里唯一打过仗剿过匪的卢象升为何会如此激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