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小时候长得很漂亮,长大后颜值却越来越低,尤其当“腺样体面容”逐渐成为热搜名词时,部分家长便开始焦虑起来。其实,造成“腺样体面容”的罪魁祸首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一、什么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为显着,10岁后逐渐萎缩。如果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则称为腺样体肥大。
二、腺样体肥大有什么危害?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表现为长期睡眠打鼾或张口呼吸。孩子长期张口呼吸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颜值”,会导致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等,也就是所谓的“腺样体面容”。除此之外,鼻子长期堵塞,张口呼吸往往难以吸入足够氧气,睡眠过程中经常会被憋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腺样体肥大长期不治疗,还可能诱发鼻炎、中耳炎、口臭、牙齿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
腺样体肥大其实是可防可治的,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腺样体肥大,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诊治,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日常生活中,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手机。不少年轻人,每天早上睁开眼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每天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一定是放下手机。甚至有时候,一拿起就放不下了。然而,在持续玩手机一段时间后,手部开始隐隐作痛。没错,这就是所谓的“手机手”——手腕腱鞘炎。一旦进入手机世界就“无法自拔”的人群,可要留意了。
什么是手腕腱鞘炎腱鞘,就是包裹在肌腱外的组织,它可以固定、保护肌腱,避免受到摩擦及压迫,并能做自由滑动。
当运动过度或关节出现卡压,比如大拇指频繁滑动手机屏幕,肌腱在腱鞘里长期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就容易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引起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被称为腱鞘炎。手腕腱鞘炎除了会有局部疼痛、压痛,还有其他三种症状比较典型:
1.弹响。手腕活动时会有咔咔的弹响声。
2.包块。手腕大拇指根部有鼓包,按压有痛感。
3.活动疼痛。手腕或拇指活动用力时出现疼痛。
下面,教大家一个动作,判断是否得了手腕腱鞘炎——握拳尺偏试验:
大拇指握在手心,向小指侧偏手腕轻轻往下压;如果手腕处疼痛感明显,则可能手腕腱鞘炎了。如果测试症状不典型,可以到医院借助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腱鞘炎好发于手部和腕部,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多见于长期、过度使用手指和腕关节的人群。例如:手指长期快速活动的人群,如码字、敲代码、演奏管弦乐、织毛衣等;手指长期用力活动的人群,如洗衣、书写文稿、绘画、玩手机、电脑操作等。
得了手腕腱鞘炎该怎么办1.充分休息。腱鞘炎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减少患病部位的频繁活动。
2.保守治疗。热水泡手、口服止痛抗炎药物、外贴膏药、局部封闭治疗、针灸治疗、体外冲击波疗法、激光治疗及超声波治疗等。必要时,可佩戴护具。
3.手术治疗。手腕腱鞘炎主要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只有当保守治疗失败时才建议手术治疗。手术一般为局麻或臂丛麻醉,相对简单、创伤小,通过松解开肌腱的腱鞘和切开肌腱之间的隔膜,从而达到松解减压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