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第72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72章 要想富,先修路

对于秦始皇所问的问题,那还需要想吗?

赵高直接道:

“臣意,不仅要修建自咸阳至九原郡之直道,还需再多修驰道。”

“务使我大秦各个城池皆有驰道相连接。”

听着赵高说同意修建直道,甚至还说要将各地城池皆以驰道。

秦始皇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以咸阳为中心,将旧六国都城以驰道相连。

这本就秦始皇想要完成,且一直在做之事。

大秦驰道纵横,较为着名的驰道共有九条。

其中就有通往上郡的上郡道。

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

出函谷关通今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通东南的武关道。

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

从南京到秦皇岛的滨海道。

还有一条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也即秦栈道。

但秦始皇想要修建的驰道还远远不止这些。

正如赵高所言,他最终想要的是将大秦各地的主要城池皆以驰道相连。

以便他出巡至旧六国各地,皆可畅通无阻。

至于提到修建驰道,为何只说方便秦始皇出巡。

而不提方便运输之类。

是因为驰道是始皇帝的专用车道。

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

既然只有皇帝能走,自然是专门为了皇帝服务。

而秦始皇在位期间,时常巡游各地。

不过,之前就曾说过,秦始皇的五次出巡与乾隆的六下江南,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两者完全就是云泥之别。

乾隆六下江南是纯玩,而秦始皇五次出巡则是为了威慑六国遗老。

大秦自统一六国后,版图无限延伸,疆域极尽扩大。

朝廷的威势根本无法辐射到全国各地。

秦始皇的威望更难以震于殊俗。

在一些边远地区,皇帝的威严甚至还不如一个县令来的大。

这也很正常,自古县令也有“土皇帝”之称。

有道是: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嘛。

这个放在千年后世,也同样适用。

所以说啊,那些乡里的三老,什么有秩、啬夫、游檄的,在乡里的权力真的是不小。

有些地方的族长,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自觉掌握权力,都敢霸田占道。

这也是为何陈胜、刘邦等人攻占一个地方,就要召集当地的三老、豪杰议事的原因所在。

而秦始皇的多次出巡,就是为了扩大朝廷的影响力,威慑六国宵小,维护大秦稳定。

驰道的存在,大大方便了秦始皇的出巡。

驰道就如同后世的国道。

其作用,绝不输隋炀帝杨广所修之大运河!

李斯听后,当即道:

“修建直道,甚至多修驰道,自无不可。”

“可是钱呢?没钱如何修建?”

“如今,蒙恬三十万大军在北,每日所需钱粮甚巨。”

“而任嚣五十万大军在南,消耗粮草更是不菲。”

“我大秦实无多余钱粮再来修建直道。”

“这一点赵高你作为少府更应该明白才是。”

李斯最后又道:

“不是不修,而是暂缓修建,等朝廷有钱粮时再行修建。”

秦始皇闻言看向赵高,他也想听听赵高会如何作答。

赵高摇头,道:

“李丞相所言差矣,没钱更是要修路。”

李斯皱眉不语,包括秦始皇、李斯在内,在场所有大臣皆一脸不解地看向赵高。

等待赵高的下文。

赵高扫视众人后,开口道:

“有句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呃,是多生孩子多种树。”

现在可不能少生孩子。

大秦现在总共才两千多万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