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第九四章 国姓爷朱成功

第94章 国姓爷朱成功

奏章如同石沉大海,没了消息,郑芝龙官场经验有限,不明白皇帝这样不打鸣不下蛋的是个什么意思,有心去问郑鸿逵,又觉得这个四弟好像跟自己越来越离心离德了,想想心里有气,索性也不去问了,每天也不上朝,只在家里闷闷不乐。

这天,他照例在家里生闷气,忽有一个家仆走来,笑嘻嘻地禀道:“老爷,四老爷领着肇基(郑鸿逵子)少爷刚刚见驾回来,说是皇上给少爷赐了国姓,全家都很高兴,您不过去看看?”

郑芝龙做为海上霸主,常年与东洋、西洋、海商、海盗打交道,虽然没有官场上那些弯弯绕,却也并非无需智略,尤其对自己的地位是否稳固非常敏感,闻言立即意识到郑鸿逵有了与他分庭抗礼的打算,不禁勃然大怒,骂道:“看个屁看!他有儿子,莫非我就没有儿子?把森少爷叫来,我也带着他去见驾!我就不信,皇上会不给吾家千里驹赐姓?想要恃宠上位,却是看错了风向!”

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字大木,天启四年(1624)生人,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氏,六岁前随母住在日本平户,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安平城(今安海镇),崇祯十一年(1638)中秀才,崇祯十七年(1644)入南京国子监,师从名儒钱谦益,声调清越,瞻瞩极高,识者公认他“必为伟器”,所以郑芝龙底气十足。

次日,郑芝龙携子上殿,参见御驾,朱聿键依照曾氏之计,本来想“略示异同”,随便见一见郑森,赏个闲官也就算了,并没打算同样给予赐姓那样的荣宠,不想一见之下却被郑森的气宇打动,又见他举止规矩,毕恭毕敬,不似乃父傲慢少礼,心中竟有了几分喜爱,忍不住话也多了起来,问道:“卿在国子监所读何书?”

“回陛下,”郑森恭敬答道:“经史各种,学宫自有体例,森无不遵例诵习,但于《春秋》读得最多,常常手不释卷,秉烛夜读。”

关公也读《春秋》,乃是千古第一忠义之士!朱聿键浮想联翩,忙又问道:“何故独爱《春秋》?”

“慕大义,效先贤,欲有为于天下,以报国恩。”

朱聿键暗暗点头,又问:“方今朝政,百废待兴,卿以为当以何事为要?”

郑芝龙闻言一愣,心里且喜且忧。

喜的是,皇帝已经起了考察之意,只要回答得好,最终所得恐怕会超出预期。

忧的则是,如果郑森也跟群臣一样,赞同皇帝尽早北伐,那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他想开口提醒一下,可是郑森已经向上施礼,躬身答道:“森乃一介生员,不敢妄议朝政。”

“恕你无罪。”朱聿键不以为意。

“谢陛下,”郑森再次施礼,朗声答道:“森以为,方今要政有六,曰:知人善任,招携怀远,练武备,足粮贮,决壅蔽,扫门户。不知当否,请陛下恕罪。”

郑芝龙松了一口气,所谓练武备、足粮贮,跟他奏章里的“从长计议,不要急于求成”,其实是异曲同工。

他看向朱聿键,想看看皇帝会不会不悦,却见朱聿键满脸喜色地又问道:“如此便江山可保,社稷可复了吗?”

“未见得。”

“何故?”

“恢复大业需得君臣同心。明君施六政于上,尚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方可保江山,复社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虚构历史意外穿越本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却无故被卷入皇权之争,竟也意外喜得良缘。本想抱上大腿有番作为,却也处处被沦为弃子。小人物自古就没有话语权,那我就委曲求全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吧,奈何天意不随人愿。哼,既然你们拿我当一个小卒子,那我就拼了命也要过了河去。看一个小人物智斗王爷进入朝堂波澜壮阔的一生,且看一个红颜女子薄命的一生。
夕阳映月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魂穿东汉末年。附身涿郡青年张飞身上。难道还要等着刘备前来招揽,做一个千年老三?难道还要像原来历史中那般,颠簸流离半生?那不可能!这一世,张飞表示要自己单干,要自己当老大!
初心如炬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赵信穿越东汉末年,成为了祖龙后裔,身负复国重任。既然曹孙刘无能,无法守护我华夏汪洋大海,被司马老贼摄取江山,那便换我赵信来。堂堂华夏,绝不让五胡乱华重演。屠匈奴,灭鲜卑、震异族,辱刘备、耍曹操、吊打孙十万,蔡琰、大小乔、甄姬、貂蝉,这些女人的悲惨命运,将会被彻底重写。大秦帝国就此崛起。
落叶随风11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开局身高换悟性!穿越成水浒小角色的任原,要在北宋末年的江湖掀起属于他的传说!梁山军旗所到之处,尽是汉土!大宋不敢救的百姓我救,大宋不敢打的敌人我打!金兀术:任原,你不要过来啊!
寒羽
家父程咬金,岳父李世民
家父程咬金,岳父李世民
(传统文+无系统+单女主+种田+发明)后世青年穿越大唐,成为程咬金的嫡长子程处默,并获得李世民赏识成为驸马,然后大唐的画风开始歪了。李世民:“工厂铁路建起来,火车军舰造起来,朕要统一全世界,成就前所未有的霸业。”魏征:“陛下,大唐现在风气很不好,道德沦丧金钱至上,长此以往会出大事的,朝廷应查询源头坚决打击,将这股歪风邪气给压下去。程处默:“我多次强调,大唐的风气本来就是歪的,不是我带歪的,你们怎能
陇东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