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第九三章 隆武帝即位

第93章 隆武帝即位

郑鸿逵见状也不气恼,笑道:“二位不肯回答,我替二位回答吧:弘光皇帝之所以急于正位,是因为谁来继统存在争议,若不抓紧时间正位,如何能够收服人心,杜绝后起?”

所谓继统存在争议,是说崇祯帝死后,按血脉亲疏来论,福王朱由崧应为第一顺位继位人,但东林党人却以立贤为名,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史可法则主张拥立血脉比朱常淓更近、贤德比朱由崧更好的桂王朱常灜,若不是“江北四镇”的武力支持,朱由崧根本就当不了皇帝。

这段历史谁都清楚,但能不能以史为鉴却跟学问没多大关系。

郑鸿逵一个武科,学问是不太能提得起来的,但他的眼光却远远胜过了大儒黄道周和进士张肯堂,转向朱聿键,拱手正色说道:“有弘光皇帝的先例在,殿下应该早正大位,布告天下,以防有人窥觊神器,否则难免引起宗室争立,诚非社稷之福!”

一言既出,包括郑芝龙在内,众臣都是暗叫惭愧,苏观生抓住机会,急忙说道:“臣也是这个意思,殿下应当尽早御极,以防生变!”

他们谁也不想把拥立之功拱手让人,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于是迅速达成共识,纷纷回家写劝进表去了。

**********

闰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即皇帝位,颁诏天下:以福州为行在,改称福京,以布政司为行宫,改福州府为天兴府,从本年七月初一日起,改元隆武,遥上弘光帝尊号曰“圣安皇帝”,改谥崇祯帝为“烈皇帝”,庙号“威宗”。

随后,朱聿键大封百官:封三弟朱聿鐭为唐王、郑芝龙为平虏侯(后晋平国公)、郑鸿逵为定虏侯(后晋定国公)、郑芝龙从子郑彩为永胜伯,拜黄道周、苏观生等二十余人为大学士,以黄道周为首辅,张肯堂为吏部尚书,苏观生为礼部侍郎,其余官员各有安插。

然后他又敕谕文武臣民,曰:“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虏污我宗庙,害我子民,淫掠剃头,如在水火。誓择于八月十八日午时(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朕亲统御营中军平虏侯郑芝龙、御营左先锋定虏侯郑鸿逵,统率六师,御驾亲征。尚赖文武臣民勇效智力、谋富才能,同报祖宗,以救百姓。有功者,朕必重报,再无食言。特谕。”

皇帝要御驾亲征,郑芝龙心急如焚,急忙上表力谏不可,坚称出关北伐没有二十万大军万难成功,而以浙赣闽粤等省的赋税,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兵马,建议皇帝从长计议,不要急于求成。

朱聿键览表不悦,终于忍耐不住,骂道:“八闽财富,多赖通洋。郑芝龙以赋税搪塞,实欲私饱自肥,枉费朕还一意维护于他,其心可诛!”

在一旁伺候的司礼监宦官庞天寿闻言大惊,急忙进言道:“弘光朝外镇跋扈,尚属肌肤之疾,即使强如左良玉父子,亦有黄靖国(黄得功)可以制衡,可是郑氏兄弟近在肘腋,若有缓急,即令黄靖国复生,远水又岂能救得近火?何况当朝并无黄靖国?请爷爷制怒,缓缓图之,方为上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虚构历史意外穿越本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却无故被卷入皇权之争,竟也意外喜得良缘。本想抱上大腿有番作为,却也处处被沦为弃子。小人物自古就没有话语权,那我就委曲求全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吧,奈何天意不随人愿。哼,既然你们拿我当一个小卒子,那我就拼了命也要过了河去。看一个小人物智斗王爷进入朝堂波澜壮阔的一生,且看一个红颜女子薄命的一生。
夕阳映月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魂穿东汉末年。附身涿郡青年张飞身上。难道还要等着刘备前来招揽,做一个千年老三?难道还要像原来历史中那般,颠簸流离半生?那不可能!这一世,张飞表示要自己单干,要自己当老大!
初心如炬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赵信穿越东汉末年,成为了祖龙后裔,身负复国重任。既然曹孙刘无能,无法守护我华夏汪洋大海,被司马老贼摄取江山,那便换我赵信来。堂堂华夏,绝不让五胡乱华重演。屠匈奴,灭鲜卑、震异族,辱刘备、耍曹操、吊打孙十万,蔡琰、大小乔、甄姬、貂蝉,这些女人的悲惨命运,将会被彻底重写。大秦帝国就此崛起。
落叶随风11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开局身高换悟性!穿越成水浒小角色的任原,要在北宋末年的江湖掀起属于他的传说!梁山军旗所到之处,尽是汉土!大宋不敢救的百姓我救,大宋不敢打的敌人我打!金兀术:任原,你不要过来啊!
寒羽
家父程咬金,岳父李世民
家父程咬金,岳父李世民
(传统文+无系统+单女主+种田+发明)后世青年穿越大唐,成为程咬金的嫡长子程处默,并获得李世民赏识成为驸马,然后大唐的画风开始歪了。李世民:“工厂铁路建起来,火车军舰造起来,朕要统一全世界,成就前所未有的霸业。”魏征:“陛下,大唐现在风气很不好,道德沦丧金钱至上,长此以往会出大事的,朝廷应查询源头坚决打击,将这股歪风邪气给压下去。程处默:“我多次强调,大唐的风气本来就是歪的,不是我带歪的,你们怎能
陇东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