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第九二章 登基问题

第92章 登基问题

湖南的败状尚未传到福州——事实上,这时候也没人知道应该往福州传——可是福州的大明监国朱聿键,心情仍然不甚美丽。

“殿下,臣认为张肯堂言之有理,”福建布政司衙门的东花厅里,黄道周正在侃侃而谈:“殿下以贤得立,目前刚刚监国,尚无尺寸之功,虽然殿下之贤,臣等有幸随侍左右,亲身所见,唯有感佩,可是却未必天下尽人皆知,难免有人怀疑,所以殿下应当急出关(指仙霞关)、缓正位,以示没有觊觎帝位的私心,等到建功之后,天下信服,再行登基未迟。”

今天不是正式廷议,只是君臣闲聊,不知怎么说到了朱聿键登基之事,福建巡抚张肯堂建议,应当仿效唐肃宗故事,以监国称天下兵马大元帅,等到收复南京之后再行即位,得到黄道周的赞同,所以才引出他这么一段话来。

可是这话,朱聿键不爱听。

他固然很想恢复两京,中兴大明,可是他也知道此事艰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若要等到建功之后再登基称帝,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朱聿键心中郁闷,却又不好把话挑明,只好沉着脸向苏观生问道:“苏先生,你怎么看?”

苏观生只是个户部郎中,比黄道周和张肯堂这样的大员更渴望进身的机会,自然希望朱聿键越早登基越好,可是这种有私心的话他同样说不出口,正在犹豫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忽见门外当值的宦官走了进来,垂手向朱聿键启禀道:“殿下,郑芝龙、郑鸿逵来了。”

苏观生闭上了嘴。

朱聿键则动了动身子,有些不自在。

虽然他一再告诫群臣,文武和于上才能兵民和于下,文武不和乃是取败之道,但是文武不和还是不期而至了,令他颇为头疼。

他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他正式监国后的第一次朝会,郑芝龙腆着个大脸站到了东班之首,黄道周非常不满,指责郑芝龙违背了文东武西的祖制,不仅是欺凌群臣,更是目无监国殿下。

这个指责当然词正理直,无可非议,可是郑芝龙以开国元勋徐达自比,说正是太祖皇帝让武将徐达站到了东班之首,而现在他郑芝龙,“从福建统兵恢复,直至燕都,功亦不在徐达之下。”

这下捅了马蜂窝,文官大哗,纷纷指责郑芝龙,虽然没明说他自比徐达是恬不知耻,但意思也差不多:“等你真的恢复至北京,那时再站东班之首末迟。”

这事要说有理,自然是文官有理,可是兵权掌握在郑氏手里,朱聿键拉拢还来不及,又哪肯得罪?所以有理的没获得支持,没理的也没遭到处罚,朱聿键只能各为慰解,和开了稀泥,搞得不仅双方都不满意,就连朱聿键自己也不满意。

朱聿键这人忧国爱民,纳谏如流,博览多识,克勤克俭,什么都好,可就是性格有些偏激,难免自以为是,所以他不觉得是自己没能执正持平,才助长了文武失和,反倒认为是群臣意气用事,不能以国事为重,因此每当文武齐集的时候,他都会觉得不自在,担心再发生什么争执,他还得当和事佬。

可是再不自在,他也不能说“孤正在接见文官,武将稍后再见”,所以他只是下意识地动了动屁股,并没拒见,而是说道:“传他们进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明末扛红旗
我在明末扛红旗
高承穿越到明末,却并没有变成皇亲贵胄、文臣武将,而是变成了一个饭都吃不上的佃户!鞑子屡屡进犯,民变沸反盈天,官绅剥削如狼,兵贼掠夺如虎!天地广阔,可是从上至下,没人给百姓哪怕喘息的空间!于是高承造反了!崇祯帝,多尔衮,张献忠,南明朝廷……既然不想让百姓活,那你们就都去死吧!
打柴钟子期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
虚构历史意外穿越本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却无故被卷入皇权之争,竟也意外喜得良缘。本想抱上大腿有番作为,却也处处被沦为弃子。小人物自古就没有话语权,那我就委曲求全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吧,奈何天意不随人愿。哼,既然你们拿我当一个小卒子,那我就拼了命也要过了河去。看一个小人物智斗王爷进入朝堂波澜壮阔的一生,且看一个红颜女子薄命的一生。
夕阳映月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重生张飞之我要当老大
魂穿东汉末年。附身涿郡青年张飞身上。难道还要等着刘备前来招揽,做一个千年老三?难道还要像原来历史中那般,颠簸流离半生?那不可能!这一世,张飞表示要自己单干,要自己当老大!
初心如炬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赵信穿越东汉末年,成为了祖龙后裔,身负复国重任。既然曹孙刘无能,无法守护我华夏汪洋大海,被司马老贼摄取江山,那便换我赵信来。堂堂华夏,绝不让五胡乱华重演。屠匈奴,灭鲜卑、震异族,辱刘备、耍曹操、吊打孙十万,蔡琰、大小乔、甄姬、貂蝉,这些女人的悲惨命运,将会被彻底重写。大秦帝国就此崛起。
落叶随风11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开局身高换悟性!穿越成水浒小角色的任原,要在北宋末年的江湖掀起属于他的传说!梁山军旗所到之处,尽是汉土!大宋不敢救的百姓我救,大宋不敢打的敌人我打!金兀术:任原,你不要过来啊!
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