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 声花落雨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static/wap/nocover.jpg)
第22章 朱温被杀
朱温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养子,博王朱友文,这一下他亲儿子朱友珪慌了,朱友珪的司机冯廷谔跟他说,必须马上采取行动,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朱友珪随后换了一套老百姓的便服,也没带随从,一个人悄悄跑到了左龙虎军的军营,和统军韩勍商量对策。韩勍看到不少的功臣宿将都无缘无故被朱温杀了,比如前面说过的那个王重师,他心里早就觉得不安稳了,现在听老领导朱友珪说明了情况,不禁愤然说道:“郴王去世的早,按照次序本来是应该传位给大王的,有亲儿子在,怎么反而要传位给养子呢,主上真是老糊涂了。居然会有这种想法,大王确实应该早点儿想个办法。”
朱友珪跟韩勍一拍即合,于是韩勍挑选了500名自己信得过的牙兵,让他们换上了控鹤士的军服,跟着朱友珪混入皇宫,分头埋伏。等到夜静更深,这些人砍断了万春宫的门栓,径直到了朱温的寝室。
他们这么多人,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朱温身边的侍从们就发现出事了,大家一看情况不对,一个个全都溜了,只剩下了朱温一个人。朱温揭开帐子一看眼前这情况,就知道大事不好了,他披上衣服怒视着朱友珪,气急败坏地说:“我早就怀疑你这个畜生了,真是后悔没有早点杀了你,你这个逆贼,居然忍心害自己的父亲,真是天地难容。”
朱友珪也瞪着眼睛,跟他爹对骂,说:“老贼,你早该碎尸万段了。”
他那个司机冯廷谔也不废话,立刻拔剑上前要杀朱温,朱温赶忙绕着柱子躲避,冯廷谔一连三剑都被朱温躲了过去,剑都刺在了柱子上。但是朱温毕竟是有病在身,再加上年纪也确实大了,绕着柱子转了三圈,自己就把自己绕晕了,只觉得一阵头昏眼花,气喘吁吁地倒在了床上,冯廷鄂抢上一步,一剑刺中了朱温腹部,朱温一声狂叫,登时呜呼哀哉了,死的时候正好60岁。
朱友珪一看朱温血流了满床,就让人用褥子把尸体裹住,塞在床底下,暂时密不发丧,然后立刻派供奉官丁昭溥拿着伪造的圣旨赶往东都汴梁,让东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均王朱有贞立刻杀掉朱友文。朱友贞就是朱温的原配张夫人生的那个儿子,他不知道这个圣旨是假的,立刻就把朱友文骗来杀了。朱有文的妻子王氏本来打算等天狼了就回汴梁去叫丈夫来洛阳呢,结果还没来得及上路呢,也被朱友珪派人抓住给杀了。
随后,朱友珪又伪造圣旨,对外宣布说:“朕艰难创业,到现在已经30年了。做皇帝也已经6年了。现在朱友文阴谋叛乱,昨天夜里有武士突然闯入宫中,想要谋害我,幸亏郢王朱友珪忠孝两全,领兵剿灭叛军,保护了我的安全。但是我受到了惊扰,病情加重了,郢王朱友珪护驾有功,从现在起军国大事就由他代为处理。”
过了一天,丁昭溥从汴梁回来了,说朱友文已经被杀了,这一下朱友珪放心了,不禁心花怒放,又伪造了一道圣旨,借朱温的口吻说,传位给次子郢王。然后朱友珪把朱温的遗体草草收敛起来,准备发丧,他自己就在灵柩前宣布继皇帝位。还任命韩勍为侍卫诸军使,就在宫中值班,负责保卫工作。韩勍劝朱友珪多拿出些金银财物赏赐给士卒们,以取悦人心,朱友珪全部批准。这些士兵们得了重赏,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束手旁观。
现在内庭已经被朱友珪笼络住了,但是外镇却不好笼络。匡国军听说京师出了内乱,就向节度使报告,当时匡国军的节度使是韩建,他听了报告以后,居然置之不理,他的部下就把他杀了。
梁朝大将杨师厚,原本奉命镇守着邢州,现在趁机带兵闯到魏州,赶走了魏博军节度使罗周翰,自己占了他的位置。朱友珪知道杨师厚很有实力,自己惹不起,只好把罗周翰调任宣义军节度使,任命杨师厚为天雄军节度使,天雄军就是这个魏博军,一个军镇,两个称号而已。
梁朝的护国军节度使名叫朱友谦,这人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盗,原名叫朱简,后来归附了朱温,因为和朱温同姓,所以认了朱温当干爹,改名朱友谦,朱温篡位以后,让他镇守河中,封他为冀王。他听说朱温突然驾崩了,就知道这里边肯定有鬼,哭着对部下说:“先帝辛苦创业几十年,才开创了这么一个基业,现在宫中起了变故,传的很凶。我位列藩镇,不能够入京去扫除逆贼。真是一大恨事。”
他话还没说完呢,洛阳就有使者到了,加封朱友谦为侍中、中枢令,并且征召他入朝,朱友谦对来使说:“先帝宴驾,现在何人继位?我正要前去问罪呢,还用得着你们征召吗?”
使者回京以后把朱友谦的答复报告了朱友珪,朱友珪立刻派韩勍带兵,去征讨河中,朱友谦知道自己打不过,就率领部下投降了晋王,并且向晋求援。晋王李存勖亲自带兵赶来,大破梁军。韩勍兵败,逃回了洛阳。
朱友珪的亲生母亲本来是亳州的一个娼妓,以前朱温镇守宣武的时候。曾经和她乱搞,生了一个男孩儿,这就是朱友珪,在朱温的儿子当中排行第二。朱友珪因为母亲出身寒微,所以弟兄们大多瞧不起他,现在他又杀了自己父亲,还想把罪责推到朱友文身上,以为这样就可以遮人耳目,实际上怎么可能呢?
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了半年,转眼到了第二年元旦,朱友珪去太庙祭祖。回来后接受群臣朝贺,第二天又去祭拜天地,大赦天下,宣布改元为凤历。朱温的四儿子均王朱有贞此时已经接替了朱友文的职务,做了东都留守,朱友珪又进一步给他加官进爵,封他为检校司徒,派驸马都尉赵岩去东都宣旨。朱友贞设宴请赵岩吃饭。悄悄的对赵岩说:“你是我姐夫,我是你小舅子,咱俩可是至亲,你不妨直截了当告诉我,先帝升天这事,外边儿有很多传言,你在内庭供职,所见所闻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到底事情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