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尽管没有貌似潘安,但也没有坑坑洼洼,奇形怪状,就是个大众脸。
关键是这个男银自带光环啊,高中因为爹娘突遭罹难辍学回家,毛遂自荐当大队副大队长,开始带领社员们走上发展之路。
集资入股,贷款挖井抗旱,搞养殖,搞副业,现在小码头大队已经是全国农村的一面旗帜,他是省劳模,大队支书,这些光环无形中把这个男银照耀的光彩夺目,神采奕奕。
俗话说得好“事业有成的男人是最吸引女人的”,况且这个男银还是块璞玉,没有被其她女人雕琢呢!
接触过韩述苦,又亲眼看到这个村子多么富裕还美丽,这个家庭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
没有公公婆婆,嫁过来就是当家做主的话事人,尽管下面有几个小姑子小叔子,只要家里不缺吃穿的,只是照顾一下对在家当老大的小红来说,那就不是个事,况且最小的小姑子都八岁了,根本不用自己花费太多的精力张罗。
小红嫁过来后,夫妻俩琴瑟和鸣,韩牧歌和韩述刚还有大妮、二妮对这个大嫂也是非常尊重有加,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小红很快就接手了这个家庭的大权,厨房里米面油各种物资都不缺,韩述苦又把家里的钱、票一股脑都给了小红。
小红数了数,光钱都有七百来块钱,还有布票、粮票、肉票、工业票等一把各种各样的票证。
韩述苦两口子现在是在堂屋里间住,这是两位大大要求的,按她们的话说“哪有一家之主住到厢房而让几个丫头住到上房屋的?”
在大大和二大大的主持下,小刚自己单独住到东厢房,三个女孩子住到西厢房。
韩牧歌小盆友小嘴都撅的能拴住毛驴了,但在这件事情上两位大大是坚决不妥协。
还振振有词教育她们道:“以前就你们兄妹五人,咋使都中。现在恁大哥已经娶媳妇了,要是还没有个规矩,别人不说,亲家要是看到这种情况,还不笑掉大牙,说咱家没规矩?”
就这样,韩述苦两口子住到了堂屋。
在卧室里床上,小红搂着一大把钞票和花花绿绿的票证,像做贼似的小声问韩述苦:“咱家咋会这么多钱和票?你不会是从大队多拿了吧?”
这还是小红刚过门,说话婉转呢,不然肯定是说“你不会是贪污公款了吧?”
韩述苦大手一挥,笑着说:“想哪里去了?”
“这是这几年大队分给咱家的钱,至于这些票都是我在红焖地区一个老伙计帮忙攒的,就这还是让社员们兑换后剩下的。”
然后韩述苦给小红算了一下账,这三年大队分红和工分钱一共收入是七百多点,平时除了给几个小家伙买点零嘴啥的,基本上就没有花钱的地方了。
当然了,凭着韩述苦的大手大脚,平时给四小只改善伙食,到大队购买鸡鸭兔啥的不得花钱呀?
还有自己购买的手表不要钱吗?
这些他都故意省略不提了,就这也仅仅是把这三年来大队发的钱拿出来移交给小红保管了,空间里面还有好多呢!
韩述苦猜测空间里面应该有十万块钱靠上了,只是他没有清点过,现在也用不着,就懒得数了。
粮食啥的大队发的,菜是自己种的,今年没有地方种菜了,大队开始发菜了。
四小只上学大队全包了,包括看病啥的都是免费的。
在农村生活也没有啥大项开支了,所以三年来大队发的钱就存下来了。
这彩蛋可把小红砸懵了,知道小码头大队富裕,可她还不知道大队还有这么多的福利待遇。
粮食啥的大队发,棉花布料也是大队发,住房也是大队发,竟然连上学、看病都是免费的,这,这还有天理吗?
我朱红岩嫁到小码头大队直接就可以躺平了?
不用奋斗了?
这,这,好吧!
我承认嫁对人了。
不!嫁对地方了!
通过夫妻交流,朱红岩了解到大队每年都会分红,并且这个股值是随着大队收入而有变化的,正常情况下每年都会增加。
社员挣工分目前差别不大,一个劳动力一年到头挣工分也就三四十块钱。
也有勤劳肯干的,比如杜小芳这种情况,有大队分派的固定工作,闲暇之余还能参加大队其它工作,一年能挣工分钱四五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