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窝

第227章 大队食堂开起来了

大队不挣社员们的钱,但大队也不能倒贴钱,不然食堂办着办着就关门大吉了。

这下子全村的小盆友们兴奋了,比过年还激动,天天都是拿着饭票到食堂买好吃的,就连我们的韩牧歌小盆友都不稀罕在家吃饭了,整天嚷嚷着要到食堂吃饭。

韩述苦直撇嘴,食堂那三个大厨的手艺都是自己教的,难道徒弟做的饭菜已经超出师傅了?

不是韩述苦做饭水平差,主要是他不可能天天换着花样做饭,但食堂里面的饭菜花样相对来说就丰富多彩了。

另外小盆友们都喜欢扎堆,一群小盆友在一块吃饭,那是多么热闹啊,谁还稀得自己躲家里吃饭,就是吃山珍海味也不香啊!

随着小盆友们往食堂跑,那些好多闻所未闻,见都没见过的美食,让大人也受不了诱惑了。

有第一个拿着饭票来食堂吃饭的,就有第二个来食堂吃饭,陆陆续续许多大人也来食堂吃饭了。

韩述苦经过观察,发现全村一百七八十口人,除了二十来个离不开大人的小奶娃子,还有十多个坚持在家做饭的老婆子们。

比如大大、二大大,韩思启她娘荆荣艳,吴巧云的婆婆赵丽娟,韩永昌老伴赵金花等等,不是她们做饭多好吃,而是一辈子苦过来的,对“勤俭节约”已经浸入血脉里了,总觉得去大队食堂吃饭太浪费钱了,哪有自家做饭节省?

要论节省,肯定是在自家做饭节省,这个节省不是节省在利润上了,而是在食材上。

大队食堂的饭菜有猪肉,羊肉,鸡鸭当食材,自家做饭哪会天天这样造?

至于利润,韩述苦要求社员们到食堂吃饭收成本价,基本上就是个保本价,相对来说也是非常便宜的,毕竟自古以来开饭店利润都是丰厚的。

大队食堂就这个保本价,这些老人都觉得非常贵了,按照她们的思想,恨不得天天都是窝头咸菜配开水,把钱都节省下来。

幸亏现在都是分家单过了,要还是各家大锅饭,能把吃不到食堂的年轻人急死不可!

对这些老人的思想,韩述苦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办法扭转,先这样吧,愿意自家做饭的自己在家做,愿意吃食堂的就凭票购买。

就这样,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来了小码头大队,大队负责安排免费住宿,到食堂自费就餐,有大锅菜,也有烩面省地方特色饭菜,客人随便挑选。

特别是吃饭不要票让许多客人都有机会对烩面省特别是红焖地区的美食大快朵颐。

像什么肉夹馍了,捞面条肉卤了,炖鸡块了,红烧肉了,梅菜扣肉了,葱爆羊肉了,只要有钱都可以买一份品尝。

凡是远道而来的参观学习者,没一个是穷的要饭过来的,都是想学习小码头发展思路的领导群体,最小的官也得是大队干部,至于公社一级的领导比比皆是。

县级、地级领导也是经常会光临小码头大队,不过这种级别的领导大多数都由红焖县或者红焖地区领导陪同一块来小码头大队参观访问,这让韩述苦比较厌烦,不是怕吃多少,主要是得作陪招待。

现在韩述苦是能推都推给韩永昌了,包括刘兰英这两人是主要接待干部,一个负责介绍大队发展历程,一个负责招待客人。

忙忙碌碌的日子稍纵即逝,转眼间到了秋收季节。

今年秋作物一共种植了四百亩地玉蜀黍,除了保证供应社员们食用外,其余都作为饲料,大规模搞养殖。

红薯和大豆分别种植了一百亩,棉花种植了六十亩,还种植了十亩麦茬西瓜,剩下二十亩地都种植了花生,芝麻,豆类,蔬菜等餐桌调剂品。

由于全体社员都住进了四合院,各家各户已经不能在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了,大队就专门开辟了五亩地种植瓜果蔬菜,派专人管理,收割后分给各家。

小码头大队到处都是秋的色彩,到处都是秋的味道。

社员们忙碌在田野里,欢声笑语唱着秋收的赞歌,唱着秋收的喜悦,唱着秋收的丰收。

正在这时候,大队院迎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他们直接来到了大队院,点名要找韩述苦。

韩永昌忙派韩述平到家里找韩述苦去,那家伙又翘班在家歇呢。

等韩述苦来到大队院,看到几个人坐在小会议室,正在和韩永昌还有刘兰英他们谈笑风生,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看到韩述苦进门,大伙儿都站起来看着韩述苦,韩永昌充当介绍人,对一众人道:“各位领导,这位就是我们小码头大队的支书韩述苦。”

然后又为韩述苦介绍道:“小苦,这位是山楂农业专科学校档位的李秋雨书j。”

韩述苦急忙伸出双手握住李书j的右手晃动着,嘴里还奉承着“久仰久仰,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农业专家,欢迎李书j百忙之中莅临小码头大队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

李秋雨书j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梳着整齐的后背头,系上风纪扣,上衣口袋里还插着一只钢笔,一身打扮干干净净。

穿着打扮与当下的农民截然不同,也与红焖县、大米县这些百里侯也不相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