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些附属设施竣工,大队积攒三年的钱基本上祸祸完了!”
“多么厚实的家底呀,就这么造没了?”
公社一众干部都觉得不可思议,像做梦一样。
小码头大队辛辛苦苦干了三年,积攒了二十多万块钱,就这么被这个年轻人挥霍一空了!
败家呀!
你说说,盖这么好的四合院,都是青砖灰瓦的实在货,让这些泥腿子住进去,不怕折寿吗?
公社干部们看着一套套的四合院,眼睛都是红通通的,像兔子的眼睛。
“太特么奢侈了!”
“真特么的浪费,我家要是住进这样的四合院里,该多么幸福呀!”
“唉!造孽啊!”
“前年还得靠领救济粮活下来的泥腿子,竟然搬进了这么好的宅子,不怕雷劈吗?”
……
他们是真的羡慕嫉妒恨了。
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住草屋的年代,小码头大队这一群泥腿子竟然住进了这么豪华的四合院。
试问旧社会大地主家有没有这么豪横?
唉!!
韩述苦只当没有看到这些红眼病们,只顾回答着老翟的问题。
“大队天天都在挣钱呢,不说养殖场的活物天天都在增加收入,制衣坊一天缝制的背肩包能有五十个,也能有个几十块钱的收入。”
“多少?”众人齐声问道。
把韩述苦吓了一跳,“这是啥毛病?”
不是他们惊诧,是惊悚了。
五十个背肩包竟然能挣几十块钱?
双肩包他们也见过,就是用一些碎布缝补起来的,卖得死贵,就这,红焖百货大楼里还一直断货。
不曾想这么挣钱啊!
就这,韩述苦还是打了埋伏呢!
成本价不超过五毛钱,本村两块钱一个,算优惠价。
红焖百货大楼那里两块钱一个算进价。
等于一个双肩包能挣一块五毛钱,不过这家伙没有说实话,怕这群不要脸的开口用五毛钱买。
那不得亏死呀!
然后,韩述苦又介绍了工程全部完工后,运输队腾出时间了,开始全力以赴搞运输,运输费也是一笔收入。
老翟听到这个年轻人对增加收入胸有成竹,也放下了心思。
遂亲自到社员家中走访,三纵三横六条大街,中央大道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其余道路都是青砖铺就,并且还是把青砖竖立栽起来的。
四合院地基要比大街高三十公分,道路两边是暗道排水沟,上面青石板压盖,隔两米就有一个有漏水孔的青石板,这是方便下雨排水的。
中央大道从东边人工湖往西一直铺到连接西码头大队到公社的主路上。
道路两边全部栽种法国梧桐,其它街道两边也是栽种这种法桐,韩述苦对这个树种独有情中。
用他的话说“树干直,树冠大,大夏天的能很好起到遮阴避阳的效果”。
翟书j随机进了四家社员家中查看,都是统一格式建造,古朴古香的庭院。
青砖墁地,仿古门窗,安装着玻璃,窗前要是有一丛翠竹,微风吹过,摇曳生姿,坐在窗前读书,再来个红袖添香,“嘶”,不敢想,太特么诱惑人了!
现在都是小家庭了,不算倒坐房,主房和东西厢房完全够一个家庭居住。
“太奢侈了!”,这是随行的公社人员内心的独白,比自己家居住的房子要好无数倍,没法比!
吃饱穿暖明面上看不到,即使看着穿着打扮体面,陌生人也没有太大的感觉。
可这一座座青砖瓦房四合院,是个人都能看到,看到后第一感觉就是太豪横了,哪有大队这么玩的?
这不是欺负人吗?
方圆村子的社员也闻讯而来看稀罕了,特别是大队的小盆友和东西码头的好多小盆友还是同学。
领着他们到自己家参观,得瑟地说“这个房间是我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得瑟语气让同学们很是受伤啊!
小码头大队的社员家家户户都住到了四合院,公社翟书j把情况向县大楼刘书j做了汇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小码头大队的社员们全部住进了青砖瓦房的四合院,无论是谁听到这个消息,都是不敢相信。
太特么的惊悚了,不亲自去看看,谁也不敢相信别人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