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八两口粮,还没有任何油水,出力又大,咋能够吃呢?
春天挖野菜,捋树叶补贴家用是常态。
刨除这两部分,余下粮食通通卖给粮管所,价格比市面上要低,这就是所谓的工农业剪刀差。
这个低价粮都供应城镇居民了,所以说农村人最向往的就是当城里人,吃上商品粮。
问题在于交纳公粮的百分之十五,是没有规定产量的。
产量高也是百分之十五,产量低,还是百分之十五,这就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反正一年收成,留下口粮,其余都上交国家了,尽管还有一部分国家给钱,但每个大队这部分粮食售卖的钱也是了了。
分到社员手里,一个劳力一年也就十来块钱。
韩述苦告诉毛光明和郭德云,小码头大队和公社翟书j搞了个协议,玉米按照亩产三百斤,红薯按照亩产三千斤的产量数上交百分之十五。
小麦按照三百斤的产量数上交百分之十五的公粮数。
然后再按照统购价销售一批粮食给国家。
这样算下来,无论上交的公粮数还是提供给国家的统购价粮食都比原来多。
也可以说,这种方式下的公粮交纳,要比原来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其它大队韩述苦没法对比,小码头大队原来一亩地小麦按照一百斤收成计算,交纳公粮才十五斤。
现在一亩地按照三百斤交纳就是四十五斤。
七百亩地要比原来多交纳两万多斤公粮。
这还没有比较统购粮的数量,更是多出好几倍。
这种交纳公粮的模式,等于是国家不仅没少得,相反得到的赋税更多,当然了,大队也留下的更多。
这一切的前提是提高粮食产量!
两人听了韩述苦讲述人家是怎样交纳公粮的,心情非常激动,小码头大队能这样交纳公粮,自己大队也能这样交纳公粮。
只要以后交纳公粮的数量比以前多,并且还是多好多,想必翟书j能同意吧?
两人都是老庄稼把式,又当支书多年,知道了关键环节后,所有的问题一下子就完全想通透了。
水浇地,良种,施肥,这三个大杀器具备,玉蜀黍、红薯还有小麦这些主要粮食产量肯定能大幅度增产。
和公社搞搞格,学小码头大队交纳公粮。
那么大队还要剩余许多粮食,就可以搞养殖了。
养殖搞好了,群众吃肉就能解决。
吃肉多了,粮食消耗自然就少了。
并且,大规模养殖牲口,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代替社员们干农活。
猪、羊、鸡等禽畜粪便,还能肥地!
这真的是一举多得啊!
两人取到了真经,放下了焦虑的心思,大吃大喝起来。
六个菜,一盆大米饭,还有一坛平川酒,一包绿野烟,都报销了。
送走了毛光明和郭德云,韩述苦叮嘱韩永昌一句,让他操心一下石头兄妹五人的状况。
自己躺在树下那张床上“呼呼”睡起大觉。
下午六点多钟,韩述苦才睡醒起来。
“唉!”
韩述苦感叹道:“以后不能傻喝了,喝不了直接倒空间多好!”
上午四个人喝了一坛酒,韩述苦喝的有点过了。
本来他酒量就不行,要是在外边这样喝,他就把酒倒空间了。
这不在自家嘛,有点舍不得浪费酒了,都灌到肚子里了。
一气睡了一下午才清醒过来。
晚饭也没有啥好做的,熬个糊涂,凉拌个黄瓜,还有几个包皮馍赶紧馏馏吃了。
天气太热,根本放不住剩馍,会斯气的。
本来计划是中午吃呢,这不有客人了,就没有吃成!
正熬糊涂呢,小惹事精一溜烟跑过来了,“大哥、大哥,俺和那个小妞玩了!”
后面跟着的小黄热得只吐舌头,韩述苦忙给狗盆里舀一瓢凉水,小黄伸狗头入盆里喝起来。
韩述苦懂她说得啥意思,下午去找刚落户到大队的石头小妹妹玩耍了呗!
小惹事精还喋喋不休道:“刘婶婶给小妞洗澡了,还把头发上的虫子梳下来了。
刘婶婶用手一挤,啪还响呢!”
边说,还比划着用两个大拇指对着一挤,“嚯”,这是挤虱子嘛!
也对!
想那小妞没人照应,估计身上、头发上都是虱子,这是这年月没人管的孩子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