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184.安全至上(一)
董永腾顾不上和韩述苦寒暄,让就带着他去三楼找刘书j请示了。
一车西瓜也要找堂堂的县一把手?
至于吗?
是的!这是规矩。
韩述苦以后送过来的物资要谁照头交接?
怎样走账?
这些都是需要一把手拍板定调子,然后下面的领导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刘书j听到韩述苦送到大楼里一车西瓜,有五千斤,也是非常高兴。
考虑了片刻后,把和小码头大队合作的工作交给办公室主任沈富强负责。
韩述苦在刘书j办公室向刘书j汇报了这一段时间大队都做了哪些工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着重介绍了新居建造情况,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董部长把办公室沈主任喊过来了,这个沈富强主任韩述苦认识,就是上次跟着刘书j董部长他们一行到大队视察工作的随行人员之一。
刘书j给沈主任交待了以后由他负责和小码头大队交接物资,所有的货物都按照市面上的价格当场兑现,不打白条。
告别刘书j和董部长,韩述苦和沈主任下楼来到大门口,沈主任和门岗大叔交待了以后凡是小码头大队的拉货车辆统统放行。
一车西瓜卸到了大楼前空地上,韩述苦拿着五百块钱,写了个收据,和沈主任客套了几句话就赶着马车回家了。
韩述苦走后,沈富强马上通知办公室几个职员挑选几个大西瓜往领导办公室送去。
然后又领着几个人往每个领导办公室送去两个大西瓜。
沈主任对每个领导都是这样说的。
“领导,这是小码头大队送过来的头茬瓜,请领导们签定一下口感如何,多提宝贵意见!”
瞧瞧!
高情商的人是怎么办事的!
把领导们都伺候到位了,就通知各个办公室来领西瓜。
按照办公室人员多寡,大致按人头领多少个西瓜。
也没有论斤称,大小个调配均匀,大差不差完事。
这些西瓜不是分给个人的,是以办公室为单位,集体所有。
办公室内人员或一块吃瓜,或分给个人带家里,那就不是沈主任该管的事情了。
按照刘书j的意思,这五千斤头茬瓜算大楼给全体职员的降暑福利。
若职员想个人购买西瓜,就通知小码头大队往大楼送几车,供职员购买。
十亩西瓜陆陆续续销售到城里工厂,周安林那,包括公社,供销社都有销售。
接着,二十亩早玉蜀黍也开始掰穗卖嫩玉蜀黍棒了,一车车的往城里运送。
城里的几个工厂根本不愁卖,周安林那黑市也是销售大户,他现在基本上统一了红焖地区黑市。
韩述苦也是经常把鸡鸭兔猪羊肉包括鸡蛋鸭蛋,包括白面往他那送。
除了大队的产出,他自己也顺带从空间里面拿出来许多都卖给了周安林。
韩述苦又往县大楼里送了几次物资,包括西瓜、各种肉类,还有嫩玉蜀黍棒。
反正只要是往城里工厂送的物资,韩述苦都往大楼里送一些。
现在沈主任是高兴的天天合不拢嘴,县大楼里有一百多号干部职工,哪个都是对沈主任笑脸相迎。
无他!谁让人家掌握着紧俏物资的分配大权呢!
像猪羊肉,鸡鸭兔根本就不够大楼职员分配,谁有谁没有?
不好说!
……
东西码头大队有二百名青壮社员都在小码头大队工地上忙活着。
别看天天出力干活,可这机会还得巴结干部才能争取到,一般人还轮不到呢!
西码头社员杜学森就是幸运者。
他和西码头支书杜学亚是本家,过年时狠狠心给堂兄送去了一封点心,得到了来小码头大队干活的机会。
杜学亚弟兄三个,都娶妻生子单过了,爹娘跟着老三一块生活。
杜学亚是老大,自己生有四个子女,老大已经十九岁了,到了该说媳妇的年纪了。
家里有自己、媳妇、老大、老二四个壮劳力干活,一年挣工分也是生产队里较高的家庭了。
这几年省吃俭用,也攒下一些家底,这才有底气准备给老大寻媳妇。
杜学亚和媳妇商量好了,打算今年就托媒人给老大说个媳妇。
年头里听别人说到小码头大队干活一天给一毛钱的工钱,不过这个工钱都是要上交给大队的。
大队每天记他们工分,然后和其他社员一样该咋算咋算。
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小码头大队一天管三顿饭,节省了家里一个大人的口粮。
这一年半载下来,得省多少粮食啊!
小码头大队的饭菜相当实惠,比自己家里的吃食好太多了。
早晚饭是馍菜汤,馍基本上都是黑窝窝或黄面窝头,隔三差五会有包皮馍,偶尔会吃上大白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