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刘秀荣愁眉不展时,大嫂出了个主意,那两人一听就上心了,然后开始行动。
你道她妯娌仨干嘛呢?
准备从小丢疙垱偷潜过去,到小码头大队麦地里捋麦穗。
刘秀荣大嫂的理由是小码头大队小麦长得旺,穗大粒饱。
更重要是挨着小丢疙垱,从小丢疙垱这边过去,小码头大队不容易发现。
说干就干,妯娌仨在半夜趁着月光从小丢疙垱这边偷偷遛到南地小麦地里,四下打量没发现人,马上开始捋麦穗。
一人拿着一个布单子,对着一折叠,然后栓在腰际,这样布单子上下两层里面就是个现成的布袋子。
都是干活的老手,妯娌仨双手开工,快速地捋着沉甸甸的麦穗,连句话都没有。
正在这时,远处有手电光一晃一晃的朝这边照过来了。
妯娌仨吓得撒腿就跑。
这个时候大约有个十一点来钟,是五哥韩述平领着自己小组的另外一个队员巡逻到这边了。
自从成立民兵连以后,韩述苦也向公社报备了,也见过武装部长了。
本来商量着武装部啥时间开始下来对队伍进行专业训练,武装部让大队拿个时间,他们好派人下来训练。
一般情况下,民兵训练都是在冬季农闲时期,大忙季节根本就腾不出人手。
去年冬天,大队又是搞运输,又是搞养殖,又是加工粉条,韩述苦一忙把这个茬给忘记了。
公社每年冬天也是人手不够,全公社二十多个大队都组建有民兵连,小码头大队既然没有打招呼,武装部也没有当回事。
上面没有派人来专业训练,但小码头大队对巡逻还是比较上心的。
因为有庄稼,有牲口,有养殖,大意不得。
韩述平和韩思宽是民兵排长,他俩就起带头作用,晚上就是他俩带班上下半夜替换巡逻。
晚上巡逻六个人分成三个小组,一组西地,一组南地,一组北地。
其实巡逻的重头戏在村东南这一旮瘩,这里有养殖场,有牲口棚。
三个小组巡逻一圈后都会聚集到牲口棚里,冬天烤火聊天,夏天乘凉打屁。
至于庄稼,现在基本上都是小麦,不是西瓜、玉蜀黍、棉花这些易盗东西。
这个季节,大庙公社包括红焖地区的庄稼地里基本上都是小麦,再有十来天就开镰了,巡逻小组都是巡视一圈了事,在内心里是松懈的。
韩述平领着组员吽牛直接就往养殖场这边来了,根本就没有注意南边离养殖场有个二百来米的那妯娌仨。
但刘桂荣妯娌仨可不知道这种情况,还以为是看到她三人呢,不然咋会有灯光往这边照呢?
吓得拔腿就跑。
韩述平本来没有看到那么远的三人。
她仨这一跑,让韩述平和吽牛都听到动静了,月光下,朦朦胧胧看到三个人影朝小丢疙垱那边跑过去了。
韩述平一看就明白过来了,这是有人偷捋麦穗呢!
随即把手电朝那边照过去,对吽牛大喊一声“追!”
吽牛是二门里韩永秀的本家侄子,三十多岁,脑子胎带的有点问题,智力有个七八成。
生活能自理,基本道理也懂,就是说话不经大脑。
这种人每个村子都要有最少一个,俗称“守村人”。
别看吽牛不太精细,身体素质相当不错。听到老五让追,撒腿就追过去了,跑得比老五都快。
老五在后面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大声喊着:“第四小组,去前面截住这几个小偷!”
妯娌仨一听有人要从前面截呢,她们不知道这是老五的疑兵之计,立马就油门踩到底,全速奔跑起来了。
相距二百多米的起跑线,凭韩述平的本事,不大可能追上。
他在后面大声咋呼一通,知道撵不上,就决定放弃了。
可没料到吽牛这个傻货,一根筋的劲头,硬是撒开大长腿旋风般撵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