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让韩永昌对这个小年轻心服口服。
磨坊不磨红薯粉浆了,又开始磨豆腐了,杜小芳是天天在这支营着。今天他家磨一斤大豆,明天这家又磨一斤大豆,磨盘一转动,一斤大豆根本就没法磨,还不够填磨盘呢。
杜小芳这娘们也不是笨人,就积攒十来斤大豆磨一次豆腐,然后给各家分。
其余时间也不在磨坊死守着,该去大队干活挣工分就干活挣工分,谁家想磨豆腐了喊她一声就行。
韩永昌把近期各块工作进展给社员们简单通报了一下,社员们内心还是高兴的。
毕竟自己大队现在各块工作都蒸蒸日上,那收入肯定不会差,大队收入多了,各家各户也都好过了不是?
这是个朴素的逻辑思维,那就是大队发展好了,群众就能过上好日子。大队发展拉垮了,群众成等着吃土吧!
妇女主任刘兰英又把到现在为止,有哪些妇女怀孕了进行了通报。
按照韩述苦的提议,怀孕妇女受国家保护,自然也受大队保护。
妊娠期一天可以出半天工,待产前一个月不用出工,产后休假半年,这七个月大队每天补五个工分。
从怀孕开始算起,一直到生产,每天大队供应半斤牛奶,一月补三斤鸡蛋。
刘兰英说到这,男社员一片哗然,大声说这不公平。立刻遭到老娘们级别的大妈一顿臭骂,其实好多都是骂自家儿子的,就是他们在下面抗议不公平的。
刘兰英笑着说,谁要是对大队优待怀孕妇女感到不公平,自己也可以生嘛,下面男人一片笑声。
其实他们都懂,也支持大队的大手笔,毕竟自己的媳妇也在优待名列,这次没有怀孕的,说不定下个月就怀孕了呢?只不过晚上多加班而已!
喊不公平就是显示一下男人的存在感,以后有啥好事了可不能把俺们大老爷们忘了!
刘兰英又讲了小码头大队人口太少,新生儿就是小码头大队的生力军,是小码头大队伟大事业的接班人,然后大手一挥,生孩子大队要求是“多多益善!”
嚯!这大手一挥几个干部都学会了。
这都是韩述苦说的话,这娘们能记住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
通过刘兰英的宣布,这一茬怀孕有十多个,像四嫂孙凤娟,还有五嫂刘小花,连二嫂王红梅都怀孕了,他最小的儿子建设都九岁了。
粪叉媳妇刘秀荣,韩永昌儿媳赵秋兰,韩永秀儿媳李美红,韩永富家老三韩思民媳妇刘桂香,大队御用厨师吴玉兰,韩永远儿媳妇,韩思清儿媳妇等等都怀孕了,其实还有一个刘兰英没有宣布,就是她自己,她嫌丢人就没有在这次大会上宣布。
韩述苦无不恶意揣测,肯定是这几个月家家户户吃的好了,营养跟上了,精子卵子质量提高了,再加上晚上啥娱乐都没有,连油灯都舍不得点,天一黑就上床,不造人干嘛?
韩述苦预测,这些怀孕名单不是全部,适龄妇女很可能这一年半载都要怀孕一轮。
然后韩永秀说了一下大队的决定,关于小码头大队的闺女可以不外嫁的问题。
大队规定,凡是小码头大队的未婚闺女,可以在小码头大队结婚定居,只要男方同意迁居到小码头大队,就能立户当户主,孩子姓男方姓氏,女方家庭不得干涉小家庭生活。
韩永秀宣布的这个大队规定,让下面的群众惊掉一地下巴。
在六十年代初的夏国,这有点惊世骇俗。倒插门,上门女婿都是赘婿,是被世人看不起的,就连女方家里也没把这个女婿当人看,这个恶俗一直到韩述苦重生前都没有多大改观。
可刚才韩永秀说了,大队给男方立户当户主,孩子跟男姓,还不允许女方家庭欺负小家庭。
这是啥意思?有适婚闺女的父母一下子就想明白大队的意图了,这是不想让小码头大队的闺女外嫁到穷村穷人家呀!
从去年的情况看,小码头大队发展的势头已经甩开周边大队好几条街了。
刚听大队长韩永昌的通报,今年大队发展会更厉害,估计大庙公社没有哪个村子比小码头村更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