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人把偷师说得这么光明正大的。”
面上看着仍然不屑一顾,实际心里已经放下偏见佩服不已的梁和平如是嘟囔着。
不过也只是嘟囔了,梁阮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走了,并没有听清他说的什么。
这趟摸鱼,有了越承的加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起初还有些放不下心里偏见的梁和平在跟着越承看着他一次次的成功摸起鱼以后彻底被折服了,全程睁大了眼睛看着越承摸鱼。
到后来,看着越承捉到鱼的时候,真是吼得比谁都兴奋,四个人围着出手利落的越承,直接成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架势。
被一阵‘猴叫’紧紧包围住的梁阮:“......”
梁和平到底是有多爱摸鱼,才会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彻底折服在越承的摸鱼技术上。
摸完鱼,回梁和平家的路上,梁阮有点想不通。
明明不管她怎么说,也始终倔强得不肯融入大家,独自单方面和越承较劲,怎么摸个鱼就彻底服了?
很快就到了四面漏风的梁和平家——
家里没有壮年劳动力就是这样,老的老、小的小,导致梁三爷家的贫穷程度,远远超过屯子里的大多数人家。
梁阮打小就知道三爷爷家的情况,因为知道,所以在进了趟城后再回到向阳屯,看着这样的屋子,心里愈发心酸。
梁三爷已经老了,尽管比梁阮她爷爷还小了两岁,却是早已头发灰白,看上去也老上不止十岁,整个人显得十分憔悴枯瘦。
不过这样的梁三爷,身体却硬朗得很,梁阮坚信,但凡是梁和平没有发生意外,三爷爷也不会就那样走了。
比起梁阮,一旁的越承则是对梁和平家里的情况感到分外讶异。
但这也只是一瞬的功夫,他很快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刚刚在河上的时候,梁和平即便失败了很多次也始终不放弃的原因。
现在不像过去了,往前推个十五年,梁阮还没多大,梁和平也才刚刚出生那会儿,河里的鱼都还属于生产队和公家,摸鱼无异于偷窃公家的财产,被人逮住了是要被抓去坐牢的。
所以那会儿的人们,捉鱼捉虾都只敢偷偷地来,还不敢像现在这样一次性捉很多,就怕被发现......
所以那会儿,再机灵的穷人家里都是揭不开锅的。
而现在不一样了,除了下河摸鱼,还能上山捉野兔野猪之类的,所以向阳屯的很多人家,穷归穷,却总有办法弄到吃的填饱肚子。
梁阮小的时候,梁中河夫妻俩寄回家的钱还没有很多,也不够祖孙三人吃喝。
那时候梁阮就经常和张二妮带着梁和平他们上山摘野果,或者去找野菜,来给家里。
后来梁和平长大一点了,就变成了几个小男娃成天上山下河带着她和张二妮去弄吃的——
梁阮的厨艺,虽然也许更多是跟上辈子后来遇到的那位大厨师父有关系,不过她更相信也许是从小就这么一点点就练出来的,所以后来才有机会遇到那位大厨师父,从而得到师父指点。
梁阮这些小时候的经历越承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她不说,不代表梁和平不会说。
收获不少鱼的梁和平,现在对越承别说偏见了,简直是对他言听计从,就像又一个郑鸣一样,一口一个越哥,一口一个越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