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买得多的原因,卖鸡腿的摊主还给便宜了一块多钱。
尽管只是一块多的优惠,也足够证明这个摊主会做生意,见越承买得多他也开心。
这种事上,就像梁阮说的;“为了留住客人,降点价算啥。”
这一点,越承算是生手,不过也用不着梁阮特别给他解释,就连经常跑采购跟这些人打交道的徐宣都摸出门道来,在这方面搞了不少油水。
搞采购就是个油水足的活儿。
上瞒下骗的,很容易富人。
只是梁阮的想法也和一般人不一样,就拿徐宣和郑鸣来举例吧。
之前梁阮安排这俩人做活的时候就设想过各种可能,梁阮刚开始也和他说了。
“采购其实很有搞头。平常需要买的食材我给你一个价格,你要有本事跟人家合作商把价格打下来,多出来的那些钱,就你自个儿收着。”
事实也证明,徐宣虽然心眼多没有郑鸣那么‘憨厚实诚’,看似是狡猾的,但他的确比郑鸣那家伙更适合这个位置,私底下是赚得盆满钵满,也间接养大了徐宣那么一颗心。
不过,作为亲手养大这颗心的梁阮来说,后悔倒不至于,就是挺感慨的。
越承手底下这俩小弟,都是人才,聪明。
一个机灵会来事,跟军师一样。
一个忠心又实诚,是真能当亲兄弟处。
而这俩小弟,现在即便知道他们做鸡腿生意不带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意见。
徐宣搞采购油水已经够多了,加上菜馆的分红,郑鸣则是很有自知之明,他是占了他老大天大的便宜的。
毕竟当初做盒饭生意的时候,他和徐宣的那份股就是老大出的钱。
现在赚了不少钱也该知足,菜馆的分红也不少,老大搞鸡腿不带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要不说这几人情分深也默契得很呢,越承买完鸡腿回家,跟梁阮俩人蹲在一起腌鸡腿的时候,还提到了徐宣和郑鸣。
越承倒是和俩小弟默契得很,也因为鸡腿生意这事儿想到了俩小弟。
梁阮一句话,就点破了他的想法。
徐宣有一回还苦笑着感慨:“总觉得,我们几个之间,打从扯上钱财以后,就没之前纯粹了。”
郑鸣憨厚,奇怪地看他一眼,直接大大咧咧道:“这有啥不纯粹的?我说你就是赚钱了,飘了,人也矫情了。有钱赚还不开心,搁这怀念啥纯粹呢,你就那么喜欢以前穷得两手空空的日子啊?”
越承也觉得徐宣这想法奇怪。
只有梁阮一个‘外人’,被郑鸣的发言逗得乐不可支。
她还是挺喜欢郑鸣这小弟的,说话就是直白,人也没啥坏心眼,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性格,要说以后谁能变,大概他都不会变。
梁阮倒不觉得越承跟他俩小弟现在的相处状态有啥不好。
那时候她说,“就这么说吧,打个比方,我和我老舅他们。我跟他们关系好吧,再好,我们那也照样是在钱财方面分得格外清楚的,那是因为啥?”
“还不是因为我们都知道,钱这个东西呐,最考验人心的,与其等以后闹开来,不如现在提前分个清楚,也不影响大家的亲戚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