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老大俩口子的闹剧,自然没有到此为止的说法,事后在胡同里可热闹了好一阵子。
直到过年,不少人走亲访友的时候都拿这一茬说事儿。
不过那也是后文了。
当下人群都散了以后,梁阮和越承看了看天色,时间也不算太晚,才决定重新出门。
店里还是要去的,不能因为被八卦热闹打断了就不去了。
越承还好,梁阮几天没去菜馆,店里的好些经常光顾的老顾客都念叨了她多少回了。
梁阮跟越承到菜馆的时候,店里正好有两个之前经常来的,下了班过来菜馆买饭吃,见了梁阮还觉得挺稀罕的。
“老板娘几天没来店里了,这是家里有喜事儿?”
“没有,哪有的事儿!”
赶巧,梁阮对这几个老顾客也算是有印象的,一进店,也笑着和他们寒暄了两句,然后就听俩老顾客‘抱怨’菜馆最近的味道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对于这些‘抱怨’呢,梁阮也就是一笑而过。
她这两天虽然没在菜馆,但菜馆每天赚多少、生意怎么样,还是能通过越承知道的。
新来的常师傅确实有两把刷子,炒菜方面没得说,工地上的盒饭做起来也没压力。
店里的生意头两天多少是有受影响的,后头大概客人们也慢慢习惯了,或者说新来的师傅手艺也确实不差,也留住了人。
梁阮到菜馆露了个面,到后厨看了一圈,又被张大婶拉住说了会儿话,紧接着又问了问郑云跟着常师傅学得怎么样。
简单地访问了下员工,看着店里是正常运转着,也就成功放下心来。
梁阮并不是最近忙着弄鸡腿生意就不管菜馆了,恰恰相反,也正是因为知道菜馆现在走上了正轨,各方面都好好的,所以才放心将精力放在卖鸡腿上。
不过她来了菜馆一趟,也间接提醒了店里人,并不是她打算做别的生意就会完全对菜馆这边撒手不管了。
她时不时还是会来店里盯着的,店里的人自然也不会因为梁阮不在就放轻心态。
越承来菜馆则是需要拿点东西,顺便盯盯店里的人。
这也是梁阮放心菜馆的另一方面,因为有越承在,她确实不用担心。
因为鸡腿生意的关系,越承现在也将每天开门关门的活交给了郑鸣,私下说好的则是月底分红多分一成利给他。
人为利往。
即使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涉及利益上的事,也得明算账。
这就是越承聪明且能成功的另一方面了。
他自己有好处会想着他的兄弟们,同时他也很清楚把控这个想的度。
郑鸣这边多给了一成利,徐宣那边知道了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意见,所以徐宣那边越承也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直接让徐宣没事的时候就在工地上守着.......
宋文辉这些人,越承终究还是带着防备的。
也不能说他警惕心强,人总是在涉及利益相关格外地敏感。
因为第一天的试卖效果还不错,第二天,越承去市场的时间就更早了,也听梁阮说的,买的鸡腿也多,还特意分了大腿和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