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在两次重大欧洲冲突中领导了俄罗斯帝国:奥地利继承战争(1740-48年)和七年战争(1756-63年)。她和外交家阿列克谢-别斯图热夫-留民通过与奥地利和法国结成联盟解决了第一个事件,但间接导致了第二个事件。俄国军队对普鲁士取得了几次胜利,并短暂地占领了柏林,但当腓特烈大帝终于在1762年1月考虑投降时,俄国女皇去世了。
伊丽莎白1709年出生,逝世于1762年,1741年登基,在位21年。她是彼得大帝和玛尔塔·斯卡夫隆斯卡娅(即后来的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儿。
倾城之貌
伊丽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从波尔塔瓦战役凯旋。为庆祝这次胜利,莫斯科为彼得一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入城仪式。彼得一世入城后,得知女儿诞生的消息,欣喜万分,下旨把欢庆胜利的宴席改为庆祝公主诞生。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对这个女儿都是珍爱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大帝,他最亲近的人只有伊丽莎白一人而已。
伊丽莎白自幼美貌出众,许多来俄罗斯的外国使臣都注意到俄罗斯公主的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和姐姐安娜·彼得罗芙娜迎接从国外归来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俩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宫廷礼服,令在场的欧洲使者为之倾倒。1732年,在庆祝安娜女皇登基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俄罗斯贵族们向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臣询问,哪位前来赴宴的女贵宾最美,各国使臣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二十三岁的伊丽莎白公主。
闺中待字
等到伊丽莎白年已及笄,彼得大帝曾想把她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但法国波旁王朝对这门婚事并不热心,非常礼貌并坚决地回绝了俄罗斯的提议。于是彼得大帝降低要求,转而想在德国诸城邦公爵中给伊丽莎白找一位丈夫。挑来挑去,选择落在了荷尔施泰因公国王子卡尔·奥古斯特头上,但这位王子未来得及和伊丽莎白订婚就病故了。后来叶卡捷琳娜一世成为女皇,已经顾不上女儿的婚事,就这样伊丽莎白一直就闺中待字,没有嫁人。而伊丽莎白的姐姐,安娜此时已经远嫁给德国荷尔施泰因-戈托普公爵卡尔·腓特烈为妻。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