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花想着,又忍不住叹口气:“那时候旁人就说,让你在家再干两年活儿就可以去渔船上当学徒了,再学两年就能拿七八分的工分了。”
“那个时候,你爹刚没两三年,你阿爷阿奶也过世没多久,家里正是最困难的光景呢,也是一时顾不上你。是娘把你耽误了啊,该上小学的年纪没跟着上……”
赵富没想到说着说着突然能说到这上面来,见他娘话语里神情里都是惆怅,忙上前安慰。
他拍了拍赵春花的手背,温声道:“别这么说,这怎么能怨你呢,娘。而且你看,最后不也是你不管别人说什么,去找人凑钱借钱,都要让我去上了这个小学嘛。”
“娘自己没念过书……唉,或者应该叫,念过半天吧。原来有过这个机会的,那时候是我自己没把握住。”
“嗯?”
赵富好像是第一回听他娘提到这个事,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呢,有些惊奇。
赵春花确实是这么多年第一次讲自己的这些事,主要也是都没什么机会讲,更不觉得讲这些有啥意义,她自己都快要记不清了。
“那是因为什么,最后没念啊?”赵富忍不住好奇。
“哎呀,说起来就话长了,而且,还挺离谱的。”赵春花想起来自己都臊得慌,“离谱得没边了,现在想起来,我自己都还没搞明白,不说了不说了。”
虽然赵富很想听下去,但见赵春花摆手,一副不太想说的样子,他也就不再追问了。
“后来嘛,就长大后上了两期扫盲班,每天还要一边干活一边上,那时候觉得实在是太累了,想想也都一大把岁数了,就觉得没那个必要了,认了字又能干嘛。所以上都没怎么认真上过,而且才报了两期就中途放弃了。”
“除了还能认自个儿的名字外,其它的真是,它们不认识我,我更不认识它们。这不后来扫盲班又不办了以后,又开始后悔,那叫一个后悔呀。”
“我想咯,不管是什么人,穷人还是富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不说读书就要多有文化,起码得会认字,能把那些字认全乎咯。”
赵春花的语气里,确实有深深的遗憾和怀念。
赵富听完,就憨笑一下,不好意思地说:“娘,虽然我是读书了,但要说把字认个全乎,那倒也没有……还是很多字不认得的。”
赵春花就瞪他一眼,拍他一下,“娘这是,这是……夸张说法,这都不懂!”
赵富憋笑:“好好好,夸张说法,还是娘懂得多。”
知道这小子在开她玩笑,赵春花才不计较,又接着说:“起码那个什么字典上的字,就很厚的那本字典……”
“那个是新华字典,娘。”
“对咯,新华字典新华字典!那个新华字典,能认个半本,那也就够用了,一辈子能少吃多少亏呢。”
“以前总听人说一句俗语,叫啥——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唉,娘这辈子是没机会了,世上可没有那个后悔药卖的。”
“那我就想呗,起码我的孩子以后可不能跟我和你爹似的……哦,你爹他,认的字儿还没你娘我多。”
“啊,那这么说,咱们家,岂不是我认字还是最多的人了?”赵富有些惊讶又有些故作打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