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冲茶的过程要有点“功夫”,既指手上功夫,也指时间和心理上的闲功夫。
喝茶的人也要有点“功夫”,因为茶水很烫,茶杯很小,喝茶的人总要小口小口地喝,需要一些品茶的功夫,也需要一些等待的功夫。
所以他们这里的茶,一般都叫——“功夫茶”。
在他们这里还有一个口头语,叫做“茶米”。
茶叶可以叫茶米,招呼人家喝茶也可以叫吃茶米,茶在前米在后,也暗喻在他们这里,茶甚至是比米还重要的东西。
毕竟大米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不吃大米还可以吃别的,但是不喝茶怕是不太行。在他们这里,可以三天不吃大米,却不能一天不喝茶。
当然,也总有不怎么喜欢喝茶的人,虽然一个村子里不喝茶的人,可能也就能找出那么五六个,甚至就连很多小孩子都是很喜欢喝茶的。
不巧,陶向予就是那五六个不怎么喝茶的人里的其中一个。
陶向予想起来,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喝过茶了。
因为这大半年,有丧在身,都没怎么去过别人家。而 回到这边的家里,要么总是匆匆忙忙,要么就跟陶新军避开。
倒也不是故意,就是陶新军在学校教书,回家来的时间跟她偶尔来的时间有时候也凑不到一块儿。
她自己家里是不经常喝茶的,一套茶具倒是不缺。
以前赵富还在的时候,他是喝茶的,只不过他是个很难闲下来的人,除去出海的时间,少数在家里的时候也是要干这干那的,根本没多少功夫真的坐下来冲泡功夫茶。
婆婆赵春花属于挺喜欢喝但可喝可不喝那种,而陶向予自己呢,要说不喜欢吧也谈不上,要是有人冲好了让她喝,她也挺乐意喝的。
虽然也喝不出什么门道来就是了。
简单点说,她其实就是懒,懒得自己动手冲,没这个闲功夫。
所以自从赵富没了之后,她家里的那套茶具已经放在角落里不知道落了多少层灰了。
反正她不怎么上别人家的门,她家的门也没几个人上。
就算偶尔有人上门,她也是给人一杯白开水就完事了,爱喝不喝。
按理说,陶向予性子是比较温柔娴静的,做事一贯也静得下心来,就连她二哥陶家伟那种特别外向跳脱的人都喜欢冲茶喝茶,她怎么会冲不来功夫茶呢?
这是以前陶新军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还就此问过女儿,只是陶向予自己也说不清楚。
陶新军跟陶向予就正好相反,陶新军是个功夫茶资深爱好者,不能说是十成十吧,起码也有七八成。
不仅会品会喝,冲茶手法也是颇为老道有讲究的。
陶向予此刻看着氤氲茶香里阿爸有些模糊的轮廓,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