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陶新军也沉默了一下,开口依然别扭,“那,坐下先喝杯茶吧。”
说着话也依然没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虽然根本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陶新军其实想问,怎么连叫他一声都不愿意叫了?
可心里也清楚,这怎么能怪女儿呢?都是他做错了事,他根本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她从没说过怪自己,但心里又怎么可能不怪?
如果换成是他,可能都不会再回来认他这个父亲,而今也只是不肯叫一声阿爸,这又有什么?终归是他没资格听这一声“阿爸”罢了。
“哦。”陶向予点点头,在桌子另一边坐下了。
既然都还暂时解不开这个结,那也不勉强,再等等吧,顺其自然一些比较好。
不过她这回这么听话,让坐下还真主动坐下,没有要避开的意思,已经叫陶新军有点惊讶了。
父女俩像这么平心静气地坐在一张桌上喝茶,已经是多久远的事情了啊。
她出嫁后的这两三年,虽说也偶尔在一块儿喝茶吃饭什么的,但都有其他人在,要么是跟姑爷,要么是跟孩子们,要么是跟陶家伟……父女俩单独喝茶的场面,还真不记得了。
陶新军想着,也总算放下了那本“工具书”,主动开始冲茶。
不是那种拿瓷缸泡几片茶叶的那种冲茶,是有一整套茶具的,茶盘、盖碗、茶盅、闻香杯、茶杯、茶夹。
除了茶盘是褐色的木制托盘,其它的都是陶瓷烧的。
盖碗、茶盅、闻香杯是白底绘青花一套,三个茶杯是纯白色的,白瓷薄壁,捏在手里小小的一个,一杯茶大概也只有一口。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茶盅放盖碗中间,茶叶放茶盅里,往里倒上滚烫打开水,再盖上盖碗里的薄盖,过一会儿手夹住茶盖,将茶汤冲进茶杯里。
闻香杯比茶杯细长一些,一般来说是用不着的,因为它属于是得很懂茶的那类人才用得上的东西,顾名思义就是就是闻香用的。
因为传统茶道讲究一嗅二闻三品味,一泡茶的冲出来的第一杯一般都是把茶渣过滤出来,所以要倒掉,但是第一杯茶的茶香味也是最浓郁的,于是就可以倒在闻香杯里。
懂品茶的人,可以从闻香杯的第一杯茶中品茶这茶叶的好坏与否。
当然,这些也不能说就是完整的一套的茶具了,只能说是相对完整。
有那个条件也讲究茶道的人家,整套茶具里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还有什么茶壶、茶洗、茶海、茶则、茶筒、茶漏、茶笔等,一整套下来得摆一大桌子。
陶向予也从没见过完整的,只在书上看见过。
她见过泡茶物件最多的,应该是在刘莉莉家里了。
刘书记倒是没什么时间跟功夫搞这些,但是刘莉莉的爷爷是老茶客,退休后也没啥事干,整天就在家里煮茶喝茶,迎来送往的。
其实在他们这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套茶具,最简单的也得有一个盖碗茶盅和三个茶杯。桌上摆的没有什么水果鲜花,只有一套茶具。
不是像其它地方一样拿大瓷缸抓一把茶叶扔下去,咕嘟咕嘟倒上热水杯盖一盖泡个十几分钟就完事,喝茶跟灌白开水一样……
他们这里煮茶冲茶喝茶都是比较细致的,说是考验功夫倒是谈上不上,普通老百姓冲茶喝茶也就那样,一嗅二闻三品味也就剩个品味了,但怎么说都比大瓷缸喝茶要强一些。
无论耕农家庭、渔民家庭、盐民家庭或是工人、干部,任何职业的家庭,贫穷或是还算富裕的,在家中的闲暇时间都要冲茶喝茶。
客人上门来,不论是邻居来串门闲聊,亲戚朋友来吃饭看望,甚至是不认识的不熟悉的陌生人来,招呼一杯热茶,几乎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