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于制造模具的材料,比如模具钢,也是要求很严格的。
这里说的比较轻松,但想想模具也要承受冲压的,自己都在下一工序里被压变形了,那还咋当模子。
有人耍流氓,说拿混凝土块永远磨不平钢筋的螺纹。
但手磨才多大的力,冲压可是几百吨上千吨的力去砸,而模具得把这么大的力都承担下来。
因此,模具不单单要求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要很高,也要有适当的韧性,还有淬透性也要很高,以及热处理不变形,淬火时不易开裂等性能,总之汽车外壳钢板经受的折磨,它都得能承担下来,且没有丝毫损伤。
李三彪想想2000多个模具,想想看都是恐怖的数字。
剪裁后的钢板,因为裁剪的地方会有翻边,产生应力集中,边缘需要热处理,有时还得堆上几天,消除热处理影响。
钢板切好后,然后用4台50/10T桁车,3台10T桁车,1台电磁吸盘、吊钩两用10T桁车同叉车、以及电动平车一起工作,进行车间内模具和钢材的起吊、运输、转移工作。
这些桁车是设计厂房时,预先就要告诉设计院的,设计院会在厂房设计时加上十字叉子的支撑,来消除吊车刹车时的影响,否则这么大的刹车力,没准能给厂房柱拽塌了。
这些桁车,是横在厂房中间,厂房两侧柱子上有牛腿,牛腿上搭着吊车梁,而桁车的大车,也就是一个和厂房跨度相同的桁架梁,梁的每侧每侧有两个轮子,能在吊车梁上滚动。
大车上有个小车,能沿着大车运动,这样理论上任意一点,桁架梁和小车都能照顾到。
吊车将钢材提升到上料车,而上料车最大载重7吨,布置在冲压车间冲压流水线的上料压机前,将冲压板料送到冲压工位。
真正的冲压这才刚刚开始。所谓冲压,就是用压力机对钢板实施冲压成型。
这在汽车工业里默认是冷加工的,一般有机械的,也有液压油压的。
李三彪决定组成三条冲压生产线,向四九城机械厂订购十几台闭式四点压力机,双动压力机适用于大型薄板件的压延、成形、压弯等工序,
单动压力机适用于薄板件的浅拉深、成形、弯曲、校正、冲裁等各种冷冲压工艺。
李三彪能够实现的现代化,就是半自动化,也就是各压机之间通过皮带运输机连接,解决了工序间冲压件的传递问题。
当然没有配机械臂,还需要工人在传送带尾部调整位置,将至送入下一个机器。
李三彪这些冲压机器一共组成三条生产线,
第一线是一台1600吨双动压力机,六台900吨单动压力机,
第二线是一台1300吨双动压力机,四台800吨单动压力机,一台630吨单动压力机
第三线是一台1000吨双动压力机,五台630吨单动压力机。
这些生产线分别加工不同部件,主要是车身大型部件,而很小的非关键部件是分包出去的。
模具放进冲压生产线后,把画好线的钢板按照预定位置,放在模具上面,
然后打开冲压机开关,一个巨大的方形铁块就从两米高处俯冲而下,直直砸向钢板,将钢板砸成所要的形状。
如果没有概念,可以理解为《终结者1》里,把施瓦辛格演的终结者给砸成铁饼的那个机器,这玩意能把终结者终结,可见有多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