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第34章 强弩之末

第34章 强弩之末

张辽斩了邹丹,城外兵马更是大乱,漫山遍野逃窜,如惊慌的羊群。

侯成、孙礼领兵驱赶,降者无数,将俘虏全都押赴城下,威慑守军。

张辽纵马来到北门,大喝道:“刘公子有令,此次报仇,只除首恶,从者不究,尔等皆幽州百姓,大汉子民,若弃暗投明,降者不杀。”

望着城外簇拥的降军,城上守军交头接耳,内无大将,外无援军,他们已经走投无路。

侯元心中不安,在城楼大骂道:“张辽,你不过仗着我姑父坐骑逞能,若是我姑父亲来,定将你斩于马下。”

张辽提刀沉声道:“负隅顽抗,死路一条!”

侯元厉笑道:“张辽,你休要得意,我姑父会来救我……啊——”

话音未落,旁边的鲜于儒忽然拔出宝剑,将侯元一剑刺死,大喝道:“公孙瓒暴虐无情,残害忠良,愿弃暗投明者,随我来!”

守军一片哗然,当即便有人拿起刀枪,将侯元随从亲卫杀死,跟着鲜于儒下楼开城。

张辽也不曾料到敌人如此不堪一击,本以为有一场恶战,却被两次埋伏击溃。遂命侯成、孙礼提着邹丹人头兵去劫粮,押粮队伍此时已进入山中,没有大军保护,根本无力反抗。

鲜于儒带城中官员出降,张辽领兵进城,将俘虏看押在军营,命鲜于儒劝降,政策与蓟城相同

下午孙礼押送大批粮草回城,城内守军也全部归降,竟有逃走的三千多人主动来归顺。

鲜于儒禀告这些士兵有一半以上都是强征的百姓,导致渔阳境内缺少劳力,大多田地荒废,公孙瓒还在增加赋税,抢夺粮食,百姓苦不堪言。

张辽才明白这些兵马不堪一击,原来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多为乌合之众。

遂从军中五千精兵,其余跟随鲜于儒回渔阳,帮助鲜于辅取城后放归家里,早些准备春耕。

俘虏闻言欢呼雀跃,他们早听说刘和在蓟城善待百姓,免税安置,果然传言是真,对刘和感激不尽。

轻松破了渔阳援军,钱粮充足,张辽心中也有底气,一面整顿兵马,一面派人向刘和报信。

刘和此时已领兵到潞县境内,与公孙瓒大军对峙于潞河,互有忌惮,并未动兵。

得到张辽捷报,众将无不大喜,吕布抱着胳膊得意笑道:“那是我带的兵,岂能不胜?”

夏侯兰言道:“公孙瓒与袁绍多年交锋,损兵折将,良乡一战,又丧五万精兵,已是强弩之末。”

刘和点头道:“据文远所报,公孙瓒麾下兵力虽多,但多为民夫,一触即溃,如今已是纸老虎了。”

吕布大笑道:“就是真猛虎,某有何惧?文远大胜一场,也该到我们出手之时了吧?”

刘和言道:“敌军沿河布防,贸然进攻徒损兵力,公孙瓒得知渔阳消息,定会出兵报仇,正好将计就计。”

吕布抱拳道:“请主公下令!”

良乡一战,刘和运筹帷幄,从容布局,已经得到众将认可,连吕布都直呼痛快。

以往打仗,都凭武力冲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的并州军从起初两万到现在只剩两千人,每次胜仗之后,总有人伤感垂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回到明末闯天下
回到明末闯天下
明末乱起,人命如草芥,重生在这个时代,满腔热血逆天改命,搞发展,争天下!让遗憾不再,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今晚去你家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世代受仙女庇佑的三塘村,同时受三汪水塘的滋养,村民厚道、淳朴、勤谨,村子表面看去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不乏好吃懒做、自私偷盗、淫邪风流、肮脏勾当。利益引发的摩擦从无断绝,房系斗争、族系争斗、村系斗争不断升级。村子历经各种灾难,在斗争中发生改变,在改革中历经阵痛,在蓬勃中根脉被砍,在发展中逆向衰败,仿佛失去仙女庇佑。男主刘熙风执拗,一度为求食搬离村子,在万劫不复的境地中坚韧不拔,抓住微弱生机获得重
九天玄珍
亮剑:我只打硬仗
亮剑:我只打硬仗
++++...讲武堂出生的袁飞从李云龙的副团长成为新一团一把手,经过半年发展成为分区司令,活跃于太行与太岳交界处。本文秉承优势兵力学说,基本是集中数倍兵力优势打歼灭战。...李云龙:你去看看老袁那个团,敢搞两个炮营,旅长还不去打劫。程瞎子:每次都被安排在袁飞旁边,真晦气。旅长:袁飞是我手下最可靠的,发财了第一个记得劳资。丁伟:论战略,我不服袁飞,但论微操,我不如也。袁飞:一营二连1号3号重机枪阵地
澜沧公子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